宮女領命,帶著千恩萬謝的內侍退了出去,殿門輕輕合攏,隔絕了外間聲響。
呂氏臉上的笑容如同退潮般,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方才按過眼角的帕子,被她攥在手中,指節因用力而根根突起,骨節發白。
呂氏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
“無性命之憂……百日痊癒……”
她猛地抬手,將窗邊小几上一隻薄胎青瓷茶盞狠狠摜在地上!
啪嚓!
清脆刺耳的碎裂聲在寂靜殿宇中炸開,瓷片飛濺,溫熱茶湯潑灑在光潔金磚地上,洇開一片深色汙跡,
竟然真的把他救活了!
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眼看常氏那個短命鬼留下的孽障終於要油盡燈枯,太孫的位置,眼看就要落在允炆頭上!
她甚至已在無人處無數次描摹過允炆身著太孫冠服的模樣!
偏偏……偏偏冒出個什麼武當山的陳寒,怕不是哪裡來的妖人,竟真能從閻王手裡搶人!
百日痊癒?
百日之後,那孽障豈非又成了陛下心尖上的肉,太子心頭最重的寶?
允炆……難道就要被那個孽障死死壓著,永無出頭之日?
憑什麼?
常氏已死,她呂氏才是太子正妃!
允炆才是太子最聰慧的兒子!
就因為這該死的嫡長孫名分,一切都要為那個孽障讓路?
呂氏只覺胸中一股鬱氣和不甘翻江倒海,扶著窗欞的手都劇烈顫抖起來。
“母妃……”一個帶著稚氣的童音在殿門口響起。
呂氏渾身一僵,只一瞬,臉上重新掛上溫婉嫻雅的笑容,然後迅速轉身,用繡鞋尖不著痕跡地將幾塊顯眼的碎瓷片撥到垂地錦幔之下,迎向門口。
朱允炆穿著一身杏黃小袍,由乳母領著,正探頭探腦地站在門檻外,烏溜溜的大眼睛裡好奇掃視著。
“炆兒來了。”呂氏聲音溫柔得能滴出水來,快步走過去,蹲下身,張開雙臂。
朱允炆立刻像歸巢的小鳥撲進呂氏懷裡,小臉埋在她頸間:
“母妃,我聽見好響的聲音……您沒事吧?”
“沒事沒事,”呂氏輕輕拍撫著朱允炆的背,安撫道,“母妃方才手滑,不小心摔了個杯子,嚇著我的炆兒了?”
她捧起兒子的小臉,仔細端詳,眼中滿是慈愛:
“看這小臉,今日在先生處用功可累著了?”
朱允炆搖搖頭,直白地問道:
“母妃,皇兄他……他不會死了,是真的嗎?”
呂氏臉上笑容未變,甚至更柔和了幾分,用手指輕輕點了點朱允炆的鼻尖:
“傻孩子,不許胡說,皇兄吉人自有天相,有神仙人物救治,自然能逢凶化吉,你皇兄很快就能好起來,到時候又能帶著你玩耍了,炆兒高不高興?”
朱允炆開心地點點頭:
“高興高興,皇兄好了,是不是……是不是就不用我總去皇爺爺跟前背書了?”
這些天,因為朱雄英病重,朱元璋心情極壞,朱標也愁眉不展,朱允炆就被要求更勤勉地去奉天殿,背誦文章給朱元璋聽,希望能稍解愁緒。
呂氏心頭被針狠狠紮了一下,面上卻笑得更加燦爛:
“傻孩子,去皇爺爺跟前背書,是皇爺爺疼愛你,看重你。跟你皇兄好沒好沒關係,你皇兄是長孫,你是他的好弟弟,你們都是皇爺爺的心頭肉。要好好讀書,好好習武,將來兄弟同心,一同輔佐你父親,明白嗎?”
朱允炆似懂非懂,但看到母親溫柔的笑容,還是用力點頭:
“嗯,炆兒明白,炆兒一定好好讀書習武,聽皇爺爺、父親和母妃的話!”
“這才是母妃的好炆兒。”呂氏將兒子緊緊摟在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