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做詩詞,大破匈奴,受封討虜將軍的訊息傳到幽州。
劉虞老登老懷安慰,開心得喝了頓小酒,舉杯對月,向兒子遙敬。
劉盛之名除了引起官面上震動以外,還觸動了大漢十三州的無數文人的心。
大街上,學堂裡,酒肆間,到處是捶胸頓足的文人雅士,在惆悵,在驚歎。
“乖乖,劉盛小兒年紀不大,就被封了討虜將軍。
還能做出這麼振奮人心的《漢盛軍魂詞》詞,在下佩服得緊。”
另一個雅士:“只是這文風獨特,聞所未聞,其文體算哪一類啊!咋和歷朝歷代的都不同。”
“管他哪一類呢,只要是好文章,動人心絃就行了,就值得我等學習和傳唱。”
另一個雅士:“那以後,咱們就把類似的文風,稱之為盛體詞吧!”
“妥當,劉盛也算是開了大漢新文風之先河,期待他能有新的大作……”
也有一些閒的蛋疼的文人,研究完劉盛的《漢盛軍魂詞》後,又盯上了孩子最早的那首《六步詩》。
“咦,這首《六步詩》感情真摯,催人淚下,是劉盛在罵他大哥不當人,他哥是誰來著?”
另一個文士似乎也抓住了重點:“好像是叫劉和吧,聽說是個大胖子!”
“如此詩詞,定是有感而發,這當弟弟的,得被他哥欺負成啥樣?
不行,不能讓小英雄受苦還受辱,孤立無緣,咱們得幫他出氣!”
另一個文士:“嗯,沒錯,咱們一起作詩,罵劉和……”
隨後,遠在千里之外的劉和無辜躺槍,也跟著火了一把,只不過是黑火。
劉和哆哆嗦嗦走在大街上,所到之處,皆是文人指指點點,那嘴裡都沒有好話。
百姓們被文人們感染,分不清個好賴,時不時扔過來幾個臭雞蛋,噁心得劉和不要不要的。
一連多日,劉和都不敢再出門,跑到老登那裡哭訴。
“父親,孩兒的名聲,算是被老二給毀了,還請為孩兒做主!”
劉虞最近也被老二的新詩詞震驚,知道老二有才,卻沒想是這麼有才。
既能領兵打仗,還能吟詩作賦,水平登峰造極,戰歌的造詣也不一般。
老漢越看老二越喜歡,再看肥的找不到脖子的老大,氣就不打一出來。
“和兒,都怪你尖酸刻薄,平日裡老是揹著為父欺負老二。
現在可好,現世報來了,只能說你自作自受!”
劉和雖有些後悔,但還是不服氣,欺負弟弟這事,不都是老大們該乾的事嗎?
別家嫡子老大都是這樣的,怎麼到了我們老劉家就不行了。
劉和也想反抗來著,想把老二比下去,可思量半天,自己除了體重,實在想不出,還有哪點比老二強。
劉虞搖搖頭,開解劉和:“和兒,你對老二有敵意,無非是顧忌人家將來,會搶你家產和爵位。
為父跟你實話實說吧,就咱這點家底子,你弟弟現在已經看不上了,他手下可是有數萬大軍,軍資無數。
為父承諾你,將來我的家產和爵位,全都傳給你。
所以你完全不用擔心,也沒必要對老二再抱有敵意。
你做大哥的,要拿出點誠意來,說不定,將來老二還能幫上你。”
劉和聽完父親的話,突然茅塞頓開,醍醐灌頂,原來根結在這裡。
又見老爸承諾家產之事,心裡總算踏實了。
沒了利益糾紛,人人都可以做朋友,親兄弟也一樣,人性如此。
劉和沒了顧慮,感覺自己有必要和弟弟修復一下糟糕的關係。
最好是讓破弟弟,再寫一首歌頌大哥的詩詞,為自己正名,畢竟自己也是個要臉的。
於是,劉和差人給弟弟送去好多幽州特產,展現兄長的關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