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抓著小主小手:“話雖如此,可生死關頭,行將踏錯就再沒回頭路了,還請小主慎重!”
劉盛小脖又擰了擰,都快擰成麻花了,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倔驢。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請於鴻毛。
人生苦短,總要瘋狂那麼幾次,不然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諸侯們又是一驚,小崽子不僅懂事,咋說話也這麼有水平了。
這就泰山和鴻毛的言語,意境深遠,立志高遠,振聾發聵,定會流傳百世。
孫瑾今天算是真正服氣了:“嗚嗚!小主,我以前誤解你了,只看到了你齷齪的一面。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你,我決定了,以後死心塌地跟你混!”
劉盛聽著周圍的恭維,狠狠滿足了一下虛榮心,繼續嘚瑟。
“最初的十三萬盟軍打到現在,已不足兩萬,我十九路軍等尚有餘力。
若不衝關一戰,如何對得起死去的袍澤兄弟。
此戰,我們必須打,既是為了自己良心,也是在告慰亡靈,同時讓天下百姓和諸侯知道。
我們大漢還有熱血男兒在,我們老劉家還有硬骨頭,四百年大漢也還有星星之火,還有希望!”
話落,十八路諸侯再也坐不住了,紛紛站了起來,向著小崽子行了一個正式的軍禮。
劉虞老登老懷安慰,咧著大嘴傻樂,劉盛身後諸將臉上有光,把漢字大旗,挺得更直了。
劉盛裝逼完畢,回過頭來,不再遲疑:“于禁,領步卒出戰,給我拿下伊闕關!
雲哥、華雄、韓當、徐晃,爾等願不願意,陪著小主我再瘋一次?”
諸將紛紛拱手,用盡全力嚎叫:“願意!願意!願意!”
包括身後四萬多兵卒,也跟著呼喊,聲震四野,久久不能平靜,把城頭守軍都嚇得一激靈。
董胖子伸著脖子還問呢:“怎麼了?怎麼回事?城下盟軍喊什麼呢?咋突然士氣這麼高了?”
西涼諸將紛紛搖頭,也搞不懂,是怎麼回事。
隨後,十九路軍動了,于禁鼓起腮幫子,親自吹響進攻的號角。
趙雲、華雄、韓當、徐晃等四位騎兵將軍,也令全部騎兵下馬,加入攻城佇列。
“漢盛禁軍”、“漢盛韋軍”、“漢盛普軍”三支步卒精銳,包括四路騎兵,各自打出旗號。
在十八路諸侯和萬餘盟軍殘兵的注視下,緩緩走向戰場。
只見十九路軍氣勢如虹,陣型齊整,整體形象和精神面貌,跟昨日那些攻城的土狗完全不同。
四萬餘人聚成三個方陣,每陣銳卒列成十路縱隊,甲葉碰撞聲整齊如鐘鳴。
鐵製札甲覆蓋肩背,胸前護心鏡對映城關倒影,脛甲與戰靴的銜接處綁著猩紅護腕。
每人左手持銅邊木盾,盾面繪著猙獰獸紋,右手緊握丈刀槍,槍尖的寒芒連成一片。
佇列中無人言語,步調一致,踩踏出整齊的聲音,唯有沉重的呼吸與步伐共振。
各隊排頭百夫長一馬當先,精良甲冑隨著步伐輕響,向兵卒們呼喊,我們是為國而戰。
將士們心中有愛,自然眼中有光,整個十九路軍的面貌,給人以深深得震撼,也給城頭西涼守軍巨大的視覺衝擊力。
大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