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仗打得,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拉個屎也不得安生。
伊闕關攻防拉鋸戰,不斷消耗雙方兵卒的生命,從清晨打到晌午。
城頭上,由於董卓和幾員大將坐鎮,西涼兵卒也沒有要棄城而逃的意思,跟著將軍們拼死搏殺。
呂布的畫戟已染成暗紅色,每一次劈砍都帶起一串血珠,他踩著屍骸衝鋒,突然被一截斷裂的箭桿絆倒。
幾個盟軍士兵見機會來了,立刻撲了上來,想壓死這頭殺人的蠻牛。
卻被呂布回肘撞碎喉嚨,方天畫戟橫掃間,五具屍體從城頭墜落,砸在正在攀爬雲梯的同伴群中。
張遼鐵槍如靈蛇,槍尖挑著敵兵的腸子甩向人群,怎麼磕磣怎麼打,反正噁心的不是自己。
陷陣營甲士結成刀陣步步推進,卻被盟軍的火箭逼退,火舌舔舐著甲片,發出焦糊的味道。
黃昏時分,關牆已被雙方的鮮血浸透,真正的血流成河,磚縫裡滿是碎肉與汙穢。
袁紹及盟軍諸侯們看得心驚肉跳,心在滴血。
實在不理解,西涼軍都這逼樣了,為啥還不降,還這麼拼命。
雙方的戰損都不小,這得死多少人,才能結束。
袁紹咬著牙,催動盟軍進攻,此戰雖然不像預料中的那麼好打,但西涼軍死傷明顯比盟軍多得多,打贏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晚上,經過諸侯們商議,盟軍的第二梯隊被派了上去,這次是袁紹中軍、曹操、陶謙、劉岱、橋瑁、鮑信、張超等人的兵馬。
合計兩萬人,打算連夜作戰,不給西涼軍喘息的機會。
西涼軍這邊,在瀉藥的作用下,征戰無力,傷亡慘重,人馬已經換了兩輪了。
但仍有半數兵馬,未參與白天守城的惡戰。
重新換上兵卒和將領,和盟軍死磕,但凡有一點打贏的希望,董卓都不會放棄。
若此關一破,那洛陽城將無險可守,西涼勢力就真要退出中原,窮途末路,退往長安苟延殘喘了。
這種狀況,是董卓和手下將領都不願看到的,因此殺敵很是賣力。
西涼軍夜戰的將領有張濟、李肅、胡珍、楊奉等人。
其麾下兵卒也是有意思,為了上場少拉肚子,好多人居然連晚飯都沒吃,也真是沒誰了。
和白天的大戰一樣,夜戰依舊慘烈,城上城下,到處都是火油和火箭在燃燒。
有這些火光在,不用擔心看不見的問題,雙方兵卒砍人,也都很有準頭。
劉盛的第十九路軍依舊沒有上場,被盟主單獨出來,列為第三梯隊,成為明天破城的主力,和最後力量。
到第二天清晨,雙方所剩無幾的兵馬,都不用仔細盤點,看一眼就能估摸出個大概。
董卓的七萬西涼兵,只剩三萬餘,袁紹出戰的兩個梯隊共五萬大軍,也死傷慘重,能站著的已經不足兩萬人了。
也就是說,除去劉盛的十九路軍不算,當初來酸棗會盟的十三萬大軍,打到現在,就剩下一萬多人。
這麼大的戰損比,雖然不是一次戰役造成的,也是不敢想象的存在,可見諸侯們的心,多麼堅決。
直至今日,諸侯們的心徹底死了,都感覺心力憔悴,無力再戰了。
即便是攻破伊闕關,拿這點人去打洛陽,怎麼可能嘛!
即便進入洛陽,自己十八路諸侯的人馬,還沒人家劉盛一家的兵多,劉盛小兒就不是那吃虧的主,能給諸侯們留下什麼好處。
再加上小崽子還有個護犢子的爹,到時候誰聽誰的,小崽子會不會趁機搗亂,這都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