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埋伏一路人馬,隱藏在虎牢關附近,作為攻打虎牢關的關鍵力量。
等呂布帶主力出關以後,盟軍人馬、叛軍人馬可以瞬間和好,前後夾擊呂布。
即便是打不贏,也要把他死死拖住。
這時,隱藏的那路諸侯,就可以突然殺到虎牢關下,趁勢奪關。
有此三計,還愁虎牢關不破乎?”
眾諸侯聽完,先是一驚,然後陷入沉思,紛紛思考著劉盛三計的可行性。
別管行不行,劉虞作為父親,那肯定得支援自己兒子,不假思索便大呼一聲:“妙啊!”
其實老登自己都不知道,這計策妙在哪裡,那都不重要,支援兒子才重要!
有老登打頭,曹操、陶謙、袁術等諸侯也都交流眼神,感覺這個計策可行。
袁紹捋著鬍子,心中感慨萬千,小崽子當真好命,必死之局居然被他破了,主要是他身後那個軍師厲害。
諸侯們咋舌,這才多大歲數,小崽子就用上了三十六計,再漲大點,那還了得。
袁紹看到多數諸侯都點頭認可,順勢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疑議,那誰願意做這一路叛軍?”
諸侯們一聽這話,瞬間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大呼小崽子坑人,原來在這埋著雷呢?
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前來會盟就是混個名望,當叛軍這麼噁心的事,誰會去做。
雖然是假叛軍,但多少會落下些汙點,鬼才願意!
劉盛見大家搖頭,生怕這個計策黃了,趕緊勸解:“諸位叔伯,反叛只是演戲而已!
等虎牢關破後,盟主自會發出澄清,為大家正名的!”
公孫瓚不悅:“那這叛軍就你十九路軍來做好了,我們沒這實力!”
孩子撇撇嘴:“我也想啊,但我真不合適。
因為我是漢室宗親,這反叛的事,如果是漢室宗親來做,呂布會信嗎?”
公孫瓚死鴨子嘴硬:“萬一他呂布信了呢?他就一武將,哪會有這麼多腦子?”
孩子也是無語了:“公孫叔,這話你自己覺著合適嗎?
咱不能老是萬一萬一的,必須十拿九穩才行。
而且,這場苦肉計用好了,一定會名留青史,傳為佳話!
還有,在歷史長河中,百姓們對好人的姓名,可能記不住;但對大反派的名頭一定更感興趣!
因此只要報名參加叛軍,故事再一反轉,更能彰顯諸位偉大,甚至名流千古,何樂而不為?”
諸侯們一聽這話,更不幹了,千百年後的事誰能說得準,後人不明情況,還知道個啥?
哪裡還分得清,這是不是苦肉計?
萬一史書傳錯了,把反轉那段給忘了,那自己豈不真成了叛軍?還找誰說理去?
公孫瓚冷哼一聲,繼續針對劉盛:“既然這麼好,那侄兒你自領叛軍就是了!何可為難我們這些老傢伙?”
劉盛也是服了,不就是坑了你一個將軍嗎,你至於嗎:“既然叔父這麼說,我去也不是不行。
只要公孫叔父願意同我一道,共同充當叛軍,我就答應!”
公孫吃癟,著實沒想到小崽子臉皮這麼厚,他自己作死,還非得拉上我,啊,呸!
我公孫瓚還是要臉的,絕不能陪著小崽子一起瘋,可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讓自己如何回應!
“啊,這個,這個,是叔父孟浪了,有些考慮不周。
就如侄兒所說,你們老劉家乃漢室宗親,當叛軍著實有些不合適,嗯,確實不合適!”
劉盛聽完,也是無語了,感嘆老賊臉皮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