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被眾諸侯逼得沒辦法,不想去攻城當炮灰,只好開動小腦筋,給盟軍出主意。
“咱們的目的,無非是奪取虎牢關,打通前往洛陽的道路。
依我看,不一定非得強行攻城、損兵折將,咱們可以繞路啊!”
眾諸侯聽完,唏噓不已,還以為小崽子有什麼高見,就這?
果然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這麼爛的主意,他也說得出口,啊,忒!
劉虞雖然打仗不行,但也知道繞路不可取,趕緊給孩子打圓場。
“啊,童言無忌,我家盛兒年幼,不曉其中利害,還請諸位諸侯見諒!”
然後,劉虞老登轉過頭來,拿出父親的威嚴,教訓兒子:“
盛兒,不懂就別瞎說,一但繞城而過,那問題可就大了。
首先,我們盟軍的後勤補給線會延長,更會被呂布掐斷補給線,導致糧草、武器供應中斷;
其次,繞過虎牢關,我們的後背會完全暴露,隨時可能遭到呂布偷襲;
還有,盟軍一旦攻取洛陽的戰事不順,連個退路也沒有了!”
袁紹作為盟主,對劉盛還是不錯的:“侄兒,盟軍反董,打得就是一股士氣!
若遇到困難就繞過去,盟軍士氣必然會受到極大影響,絕對不可取!”
曹操雖然被孩子坑過,但對他的感官還是不錯的:“侄兒糊塗啊!
你看看周圍山勢,綿延不知多少裡,咱們往哪裡繞路?
如果繞路能行,古人也沒必要在此修築這座大關了!”
劉盛也沒想到,自己一句話,會引來這麼大麻煩,被一群老頭數落得抬不起頭來。
公孫瓚本就和劉虞父子不對付,又被坑走了趙雲,一直耿耿於懷。
他見小崽子說錯了話,可算逮到機會了,若不落井下石,坑死丫的,就意難平。
“侄兒,你莫要找理由推脫了!我等吃的鹽,比你小子吃過的米都多。
眼下你出兵攻打虎牢關,最為合適!”
劉虞老登一聽這話,冷下臉來:“公孫老兒,不要強人所難,你再欺負我兒,莫怪老夫翻臉……”
在公孫瓚和劉虞鬥嘴的時候,劉盛急的滿頭冒汗,不知所措。
這時,身後軍師荀彧扯扯孩子衣袖:“小主附耳過來,臣有一策!我們如此這般……”
劉盛聽完,小眼馬上就直了,感覺這個軍師買得簡直不要太值:“謝軍師救我!”
荀彧擺擺手:“此乃臣下分內之事,小主無需掛懷!”
劉盛主臣的小互動,也引起了諸侯們的注意,紛紛側目。
孩子這下心中有底了,站起身來,嘚瑟得一批:“諸位叔伯不要爭了!
侄兒有三計,定能助盟軍攻破虎牢關,也不用誰去當炮灰。”
袁紹來了興致:“那感情好,侄兒快說!”
“第一計:苦肉計
袁盟主你看哪一路諸侯不順眼,就找茬幹他,逼其反叛,造成我們盟軍內部不和的假象。
然後,反叛的那路諸侯,拉幫結派,和袁盟主分庭抗禮,在虎牢關外火拼,不斷遠離此地。
第二計:調虎離山
反叛的一方裝作不敵袁盟主的樣子,主動向呂布求援,並許以重利,把他從虎牢關騙出來幫忙。
只要給的好處足夠多,大家演戲演得足夠像,相信呂布會心動的。
第三計:聲東擊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