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這回學聰明瞭,知道小主子愛財,便動了獨吞軒轅關西涼軍軍資的想法。
在擊退樊稠騎兵以後,他讓韓當的一千騎兵死死堵住城門洞,裝做城內人多,擠不進城的樣子。
以阻止其它諸侯兵馬進城分果子;
又讓趙雲及麾下一千騎去追趕樊稠逃兵,總會抓到幾隻漏網之魚,有些斬獲的;
他自己則帶著麾下一千騎兵,去打掃西涼軍軍庫。
這可是三萬軒轅關守軍的物資,樊稠跑得太倉促了,毛物資沒帶走。
整整一軍庫的物資和錢財,全都便宜了華雄。
這也相當於劉盛小將軍,又狠狠發了筆大財。
真是什麼主子,帶什麼將軍,劉盛小崽子的好,將軍們都沒學著。
嗯,其實,小崽子身上都是缺點,就沒好可學。
但小崽子臭不要臉,雁過拔毛的臭毛病,被華雄及將軍們,都學到了極致。
城外,諸侯們還在和兩萬五千西涼步卒廝殺。
由於軒轅關遠離各打諸侯領地,糧草運輸十分不便,僅靠盟軍賠給的一點糧草,有些不夠用。
因此,現在各大諸侯,都無力擴大隊伍,也不想抓俘虜。
即便抓到俘虜,也養不起,還不如一刀砍了,換些軍工實在。
因此,這場戰鬥,打得異常慘烈,諸侯們窮追猛打,不給西涼步卒們活路。
而西涼步卒們也發現了不對,呼喊著:“狗賊,沒人性!
你們山東諸侯,不是來打仗的,是來屠軍的,我們不服!”
西涼步卒也提起刀槍,用盡全力,拼命搏殺,殺一個夠本,殺兩個就賺一個。
劉盛窩在張逸懷裡,領著一千親兵,跟在於禁主力大軍後邊。
看著兩軍慘烈的景象,有些不忍。
自言自語:“都是大好兒郎,就這麼內鬥而亡,可惜了!”
旁邊,荀彧十分不解:“小主,戰爭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必仁慈!”
“不對,這事內戰,其實,大家完全可以團結起來,共御外敵。
北邊的扶余、鮮卑、高句麗、烏桓、匈奴,這些都在侵犯大漢邊境,屠戮我們的百姓;
還有西邊的西域諸國,再阻擋我們的商路,坑害我們大漢的商人;
南邊的象雄國、緬國、南方諸國,都是我們大漢的外敵。
我們為什麼不把矛頭物件他們?”
荀彧聽完小主的話,震驚不已,他感覺小主的眼界和胸懷,遠在自己之上。
他自問才高八斗,但也只把思維放在諸侯之間爭鬥上,就沒想過大漢之外的事。
而小主不一樣,人雖小,逼格和胸懷,絕對夠大,這才是自己該輔助的明主。
于禁這邊,時刻謹記小主教誨:殺敵多少無所謂,反正上報軍功之時,都是無數。
主要是要多抓俘虜,收繳遺留在戰場上的軍資、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各種旌旗、戰甲等。
只要有用的,都往回劃拉。
所以,整個大戰期間,別家諸侯,都紅著眼,追著西涼軍猛砍,血流成河。
唯獨于禁大軍攻擊的這一段,風平浪靜,沒有那麼激烈的戰鬥。
甚至,于禁還主動放開一道缺口,形成一個口袋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