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瑾腦瓜子一根筋,非要主持公道,不讓小主子私藏繳獲物資,都被捶了兩頓了。
這廝還要說什麼,被小崽子一聲大喝堵了回去。
“哇呀呀!孫瑾,你若再敢多言,一流左軍師就別當了!”
孫瑾無奈,又撅起大嘴,執行命令去了。
小崽子這才心情好轉,令手下一千親兵,關閉缺一口少一塊,四處漏風,勉強能用的城門。
同時,接手太谷關城防,站在城頭上,坐看盟軍殺敵。
暮色降臨時,雙方的追逐戰接近尾聲,陸續有盟軍諸侯帶著人馬返回。
回來的人無一例外,都成了血葫蘆,可見此戰之慘烈,盟軍雖勝,卻也是慘勝。
甚至,劉虞等幾個諸侯折損過大,是哭著回來的。
小崽子窩在城頭看了一眼,嗯,只要老爹沒死就行!
這麼大歲數的人,兵打沒了,還可以再招,哭個什麼勁啊!
經過戰後統計,十一萬盟軍折損四萬多,各種刀槍武器、箭矢、甲冑等軍械,消耗殆盡,破損嚴重。
孫堅、公孫瓚、劉虞、王匡、張邈、張揚等幾路諸侯的兵馬,都折損過半,快成光桿司令了。
西涼軍也好不到哪裡去,九萬五千多人,丟下三萬多具屍體,無人收斂。
還有近兩萬人被盟軍堵住,成了俘虜,生死未卜。
當然了,盟軍諸侯們窮得你尿血,已經無力供養俘虜,能殺的當場就殺了。
這兩萬俘虜,大部門是劉盛麾下將領俘獲回來的。
粗略估算,能逃回伊闕關的西涼兵,約摸只有四萬人。
待盟軍各路諸侯全部回來以後,袁紹憋著眼淚,遵循慣例,舉報慶功宴。
可今天之情形,現場氣氛無比悲涼,完全沒有大勝後的喜悅,即便酒菜再好,大家也食之無味。
曹操抹著眼淚:“盟主,此一戰,我手下六千軍,陣亡兩千多,還有好多受傷的,成了累贅。
能戰之兵,已不足三千之數,某心裡苦啊,嗚嗚!”
韓馥唉聲嘆氣:“出冀州時,我麾下一萬三千兵馬,打到現在,只剩下八千餘。
除去傷兵,能繼續戰鬥的,不到六千了。”
劉虞老登哭得稀里嘩啦,毫無形象:“我把三千兒郎帶出幽州,現在能帶回去的,只有一千餘人。
讓我怎麼和他們妻兒父母交待啊!嗚嗚!”
其它諸侯也是如此,情況都差不多,主要是這一戰,打得太慘了。
要不是劉盛出奇招,派騎兵偷襲太谷關,放了把大火,動搖了西涼軍的軍心戰意。
現在的盟軍,存不存在還兩說,更別說在這扯淡訴苦了。
十九路諸侯中,有十七路在抹眼淚,只有人家劉備和劉盛默不作聲,酒宴吃得很香。
袁紹自己折損也不小,還鼓勵大家呢:“我們此次會盟,是替天行道,匡扶社稷,有些犧牲是難免的。
現在離著京都洛陽,只差伊闕關一道關口,勝利就在眼前。
還望諸公打起精神,共渡難關,再接再勵,繼續為匡扶漢室出力!”
諸侯們紛紛點頭,仗都打到這份上了,要是半途而廢,空手回去,怎麼能甘心。
劉盛小將軍折損不大,心情沒有老貨們那麼沉重,吃的滿嘴流油,舉手響應。
“沒錯,盟主說得對,我們要為了家國馬革裹屍,九死無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