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1853:我真的不是刁民

第30章 計劃建學校

將愛爾蘭群體順利接納之後,斯文·海因裡希便開始進行初步改革。

一名裁縫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八小時,在這八小時的時間裡,她所製作出的褲子可以為她換來30美分左右的收入。

但這對斯文·海因裡希來說速度太慢。

如果一條褲子,眾人分工合作,有人裁布匹,有人縫側縫,有人制口袋,有人扦褲腳,這樣一來,形成流水線,每個人只需要專注一件事情,就可以更快更好的生產出一條褲子。

所以,斯文·海因裡希將裁縫的日薪定在了35美分,這符合她們以往的日薪,甚至更高。他要求她們進行流水線工作,這樣一來可以降低更多成本。

更重要的是,愛爾蘭女性並不懂得如何操控一臺縫紉機,她們對於這種手工業一竅不通。教授她們縫製一條褲子的時間太長,這會浪費掉3-5天的時間。

可如果讓她們只負責褲子的一個區域,她們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上手。

她們以學徒的身份加入服裝的生產工作,斯文聘請手藝精湛的德國女裁縫教授她們如何操控縫紉機和縫製技巧。等她們熟能生巧,完成考核後,將拿到日薪30美分的酬勞。

J141連帽夾克已經投入生產,流水線作業的優勢在這一過程中彰顯的淋漓盡致。裁縫們只需要機械性的完成一個區域,然後將縫製好的衣物放進箱子,學徒就可以將這半成品收集起來,集中送給下一步驟的裁縫們。

其中在生產J141連帽夾克的同時,有裁縫仿照這件衣服縫製除了牛仔外套。

得知此事的斯文·海因裡希當著眾人的面給予了對方鼓勵,並給出了一筆10美金的獎金,這一行為大大激發了裁縫們的創新動力。

男人和女人們都有了安排之後,斯文·海因裡希將視線放在了他們的孩子身上。

歸根結底,這些孩子,才是斯文敢於直面未來的真正基石。

.....

南區邊緣的建築工地已經豎起了高牆。

斯文帶著一頂由竹條編織成的安全帽站在外圍的空地上,看著建築圖紙。

佩戴安全帽是建築負責人迪安·維裡克要求的,他在德國時活躍於各個建築工作,很清楚有這樣一頂帽子會在工人危險時提供怎樣的幫助。

關鍵時刻,頭上帶著安全帽真的可以保命。

“維裡克,你兒子多大了?”斯文看著建築圖紙,隨口詢問。

迪安·維裡克正雙手抱胸看著遠處的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上的查漏補缺。聽到斯文詢問,他笑著回應道“過了這個月就是新的一年,他剛好九歲。”

“上過學嗎?”

“沒有,他五歲就跟我來美國了。”

“他認識字嗎?會寫自己的名字嗎?計算之類的東西會不會?慣用的口語是什麼語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