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他捋了捋花白的鬍鬚,望著那粥棚上高懸的“西門慶大官人樂善好施”的布幡,渾濁的老眼裡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低嘆一聲,聲音帶著幾分沙啞的蒼涼:
“唉……這清河縣,天子腳下,竟也到了這般光景。流民如蝗,餓殍待哺,而京城裡那些公侯府邸,鐘鳴鼎食之家,卻依舊是畫棟雕樑,夜夜笙歌!”
“那榮寧二府,一頓螃蟹宴便抵得上尋常百姓一年的嚼裹;賈府的老太太史太君,單是頭上戴的一支金絲八寶攢珠簪,怕就夠這清河縣半城饑民吃上一年!”
“更別提那些四王八公,府中園囿佔地千頃,奇珍異獸,歌姬舞女,一擲千金,視金玉如糞土!真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天下……瘡痍遍地,民不聊生久矣!”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那些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只為爭一口熱粥的百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
“不過,這西門大官人,倒也算是個有仁心的。值此艱難時節,能拿出這許多米糧來賙濟貧苦,活人無數,實屬難得。雖不知其根底如何,單看著粥盆裡濃稠插筷而不倒,便勝過許多為富不仁和沽名釣譽偽君子之輩了。”
少年聞言,濃眉擰得更緊,虎目掃過那些形容枯槁、眼神麻木的百姓,只覺得胸中一股鬱氣翻騰,如同塞了塊硬石。
他聲音清朗,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激憤和一絲對師父觀點的反駁:
“師父說的是!弟子一路行來,所見所聞,觸目驚心!朝廷賦稅日重,官吏盤剝無度,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更有那貪官汙吏,豪強惡霸,魚肉鄉里,視民如草芥!似這等施粥之舉,杯水車薪,豈能救得了這天下滔滔饑民?”
他指著那粥棚,語氣中帶著少年人的直率與不平:“這西門大官人此舉,固然救得眼前之人一時飢寒,弟子亦感佩其善心。然則,此乃治標不治本!”
“若不能滌盪朝堂汙濁,剷除世間不平,縱有千百家西門大官人施粥,亦難解萬民倒懸之苦!弟子每每思之,五內如焚,恨不能立時長大,提三尺劍,掃清寰宇,盪滌汙濁,護佑蒼生!”
看著弟子那因激憤而微微漲紅的小臉,以及眼中那幾乎要噴薄而出的銳氣,老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感慨。
捋了捋花白鬍須,目光深遠,對身旁少年道:“徒兒,此番帶你離了湯陰,一路北上,經州過府,便是要你親眼看看這天下瘡痍,世道人心。江湖風波惡,人心險于山川。”
“紙上談兵終覺淺,唯有親歷,方能知民間疾苦。待迴轉鄉里,你當潛心習武,苦讀兵書,更須磨礪心性,涵養胸襟,日後方能擔得起扶江山的大任!”
少年身姿挺拔如松,虎目炯炯,聞言肅然應道:“弟子謹記師父教誨!這一路所見,流民失所,餓殍載道,官吏如虎,豪強似狼!回去定當加倍用功,不負師父苦心!”
老者點頭:“你有此心,此志,為師甚慰。此等胸懷,倒與你那師兄頗有幾分相似。”
聽到“師兄”之名,少年虎目頓時一亮,臉上露出由衷的敬仰之色:“弟子雖未曾謀面,但常聽師父提起師兄一身好武藝,槍棒天下無雙,更兼行俠仗義,扶危濟困,乃當世豪傑!弟子心中,一直以師兄為楷模!”
語氣中充滿了嚮往。
老者捋須點頭:“你那師兄,不僅武藝超群,更難得的是胸襟磊落,嫉惡如仇,頗有古俠士之風,仗義疏財,賙濟鄉里,名動一方。”
話鋒一轉又嘆道:“只是其性如烈火,剛極易折;行事但憑意氣,鋒芒太露,不知韜晦。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他那等性情,在這等世道,極易為小人所乘,恐非長久之福。”
【老爺們,求賞無敵師傅和無敵小師弟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