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趙匡義瞬間轉頭看向遠處的河面。
整個人竟直接僵在了原地:
“這、這怎麼可能?”
“他韓瞪眼明明昨日還沒有任何進展,怎麼會這樣……”
與此同時。
高臺上的郭榮此刻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隨後又沉思了片刻,轉頭瞥了一眼身旁的郭宗訓,嘴角勾了勾:
有點意思……
而郭宗訓此刻卻並沒有注意老爹郭榮的動作,他臉上不自主地流露著得意的微笑,夠夠地想看一看此時趙匡胤那張國字臉上會是一個怎樣的表情。
嗯,面對這種情況,你趙大還能面無表情?
河岸兩側。
喝彩聲、議論聲、戰鼓聲此起彼伏。
此時儼然成了漫天箭石的背景音樂。
而河面上,雙方的進攻畫面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趙匡胤的隊伍,起初弓弩手齊射,箭雨密集,如陣雨般狂洩而下。
甲士們個個竭盡全力,但僅持續了十息左右,後續便因有人箭盡、有人未搭箭、有人爭搶箭矢而陷入混亂,火力時斷時續,時疏時密。
而韓通那邊,雖然剛開始的勢頭沒有趙匡胤那邊強,而且明顯能看出弩手個人的命中率沒有趙匡胤那邊高。
但他的隊伍箭雨卻如連綿細線般射向靶位,投石手的石塊也此起彼伏砸中靶身。
全程配合流暢,井然有序,更重要是的是無火力中斷!
趙匡胤與韓通都密切關注著對方的情況。
如此明顯的對比,雙方自然也都一目瞭然。
以至於趙匡胤在見到韓通那邊的情況後,整個人瞬間緊張了起來:
昨日耳目彙報時,韓通的隊伍都還是雜亂無章,毫無進展。
可一夜過去,今日卻突然像是換了一個隊伍。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仔細地觀察著對方的情況,卻見韓通那邊將每船八名弓弩手按照三二三分為三組,兩名投石手分也是一人一組。
第一組射箭時,第二組就在搭箭,同時,第三組也在備箭,三組互相配合,有條不紊,不斷以迴圈節奏射擊。
投石手也同步交替投擲!
也正因如此,韓通那邊才會出現箭雨不斷、石擊不停的畫面。
而且韓通那邊還將三艘船按左船射左靶、中船射中靶、右船射右靶的分工來瞄準射擊。
所有人雖然看上去有些生疏,但卻井然有序,配合流暢。
再看看自己這邊,明顯越來越亂了!
他很清楚,韓通那邊的戰術明顯要比自己這邊厲害不少。
這還只是小規模的演練,絕對算不上大陣仗,若真正到了戰場上,雙方水軍交戰,以自己這邊的戰術,只怕定然會變得更亂。
相反,韓通那邊的戰術若能推廣開來,在士兵訓練嫻熟的情況下,一定會大大提高整體水軍的戰鬥力!
這戰術的確甚為高明……
可韓通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怎麼看他都不像是能改良戰術的人啊!
明明昨日都還雜亂無章……
眼看對方越來越流暢,配合越來越默契,趙匡胤強行收回思緒。
他知道,此時已經顧不得想那麼多事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想辦法扭轉局面,如果繼續這樣,定然會輸……
不行!
絕對不能輸!
水路都部署的位子,絕不能被人搶走……
想到此,他當即下令,讓所有人現場依葫蘆畫瓢,按照韓通那邊的部署調整。
該說不說,趙匡胤的指揮能力的確很強,僅僅一會兒的功夫,便已經讓手下的甲士學著韓通那邊配合起來。
只是中途突然改變戰術,效果還是沒有韓通那邊好……
而韓通這邊,看著對面手忙腳亂調整戰術的趙匡胤,又想到那晚趙匡胤在他面前說的那些話,他竟仰天大笑了起來,將這兩天心中積攢的怨氣全都發洩了出來:
“趙匡胤啊趙匡胤,就知道你會學!”
“不然梁王早就把那張紙條給我了……”
“這叫什麼,這就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額……不對,應該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原來,梁王郭宗訓在紙條裡寫得很清楚,之所以將這個戰術在昨天晚上才給他,就是怕趙匡胤那邊有耳目,會早早偷學過去。
萬一趙匡胤再進行改良,那韓通還怎麼贏?
一炷香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最終,都點檢張永德親自當眾宣佈了結果!
韓通那邊命中八十二個,趙匡胤這邊命中五十三個。
觀看的眾多將士裡,不少人都替趙匡胤感到可惜。
慕容延釗、石守信、王審琦等人更是替趙匡胤感到不忿:
完了,趙指揮使輸了!
可他韓通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了?
憑什麼啊,為什麼,他怎麼能贏過趙指揮使……
而人群中,趙匡義與趙普更是氣的當場就打道回府了!
路上,趙匡義怒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入他孃的韓瞪眼!”
“竟敢搶我兄長的水路都部署,此仇我趙匡義記下了……”
趙普神情凝重地嘆了口氣,想說些什麼,但看了看趙匡義。
還是算了!
不過,他越想越覺得這件事很怪!
韓通的確也算很有能力,但絕對不是那種能研究出戰術的人!
無論如何,他都不相信這是韓通自己想出來的。
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梁王?
難道又是神童梁王搞的鬼……
如果明公真的失去了水路都部署的位子,那就只能跟著陛下走陸路!
可有神童梁王在,只怕他定會爭取更多的立功機會來扶植他的心腹,留給明公立功的機會還有多少?
更別談梁王本就要針對明公!
此次明公若不能再進一步,那自己的理想又如何才能實現……
不久後。
刺史府的議事大廳廳內。
郭容滿臉笑意地看向跪倒在自己面前的韓通與趙匡胤:
“二位將軍,結果已出,你們可有什麼想說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