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郭宗訓如此問,鄭起與楊徽之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按道理這個時候應該順著梁王的話說“請殿下解惑……”
可即便他們二人此刻對這個問題的求知慾已經達到了頂峰,但還是誰都沒有說話。
因為在他們看來,郭宗訓能如此重視他們,給他們這麼好的機會,這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
難道還要問梁王為什麼這麼重視他們?
說白了,梁王要是主動說那是最好,若不主動說,即便他們很想知道,但他們也沒資格問……
其實也能理解!
換句話說,當領導突然看中你了,願意給你一個很好的機會。
你難道還會去當面問領導為什麼會看中你嗎?
絕大多數正常人都不會問,頂多是私下考慮這個問題。
而在這種情況下,能做出當面詢問的人只有兩種:要麼恃才自傲、自認清高,想反過來篩選領導。
要麼就是傻到了極點!
像他們二人這種普通官吏,自然不會恃才自傲、自認清高,更不會傻到極點,所以二人都沒有開口。
營帳內也因此陷入了短暫的寧靜。
可這種寧靜卻讓郭宗訓覺得有些尷尬:
啥情況?
我都已經主動開口了,你們都不接著問?
這不讓我尷尬嗎?
關鍵是你們不接著問,不表現出求知慾,我還怎麼立禮賢下士、推心置腹的人設?
看著二人正睜著大眼睛就那麼水靈靈地看著自己,郭宗訓心底暗自嘆了口氣:
唉,難怪你們都只是普通官吏!
記住了,一個好的下屬必須要懂完美接領導的話,絕不能讓領導的話掉在地上!
敲黑板,這是考點……
正暗自吐槽著,一道聲音突然響起:“我等愚鈍之人能得殿下如此重視,實在三生有幸,感激不盡。”
“還請殿下解惑,不知為何會急召我等前來……”
見說話之人正是王著,郭宗訓眼前一亮:
難怪能郭榮臨死前被提拔為宰相,果然是個心思玲瓏之人!
郭宗訓滿意地笑道:“三位既已入行營,那便是自己人!”
“對待自己人,本王向來毫無保留,自然也沒什麼不能說的。”
頓了頓,見另外二人滿臉動容、滿眼期待,他這才繼續說道: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本王的母后!”
“你們應該都知道,拜母后所賜,本王知道了很多原本不知道的東西……”
“在此之前,本王都未與你們見過幾面,甚至都不記得你們。”
說到此,他收斂笑意,正色道:
“可母后在夢裡叮囑過本王,若有變,你們三人,可為本王心腹!”
郭宗訓挑了挑眉,掃視了一眼三人的反應。
母后託夢的藉口用多了肯定不是什麼好事,特別是在同一個人身上,老爹郭榮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多用在不同人的身上,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正如一招鮮吃遍天!
老是在一個人身上用那一招,遲早出問題。
但完全可以一人給一悶棍嘛!
韓通用一次,這三個用一次,以後再換別人也可以再用一次……
果然,聽聞此言,三人都不由得臉色微變!
楊徽之與鄭起更是受寵若驚:
心腹?
已故皇后竟然託夢說自己能成為梁王的心腹?
難怪!
難怪梁王會如此重視自己……
對於梁王的這個說法,他們是相信的。
畢竟自從酸棗門前的那一幕發生後,這段時間,梁王是神童的事情早已人盡皆知,甚至連京都內的百姓都在議論此事。
若不是已故皇后顯靈,梁王怎可能突然變得如此天縱奇才?
而這次,如果不是已故皇后託夢,他們怎麼也想不通:
好端端的,在完全沒有人任何交集的情況下,梁王為何會指名道姓地要他們來。
所以,梁王說的一定是真的……
想到此,二人更是在心中暗暗發誓:既然如此,絕不能辜負已故皇后的重託,定要誓死效忠殿下……
然而王著卻敏銳地抓住了郭宗訓這句話的重點,開口道:
“殿下,恕臣冒昧,皇后託夢給您時,提到的‘有變’是指……”
聞言,楊徽之與鄭起也瞬間嚴肅了起來,紛紛看向郭宗訓。
郭宗訓眼底再次閃過一絲滿意:果然是個人才!
沒錯!
這就是他單獨約談這三人的目的!
郭宗訓嘆了口氣,幽幽道:“母后沒有明說,只說了一句‘虎踞國門、黃Pao加身’!”
虎踞國門,黃Pao加身?
聞言!
三人瞬間神情大變,臉色唰的一下慘白!
這句話的分量,這件事的嚴重性,三人都很清楚:
這擺明了是說有人要造*反,若傳出去,可是要殺頭的!
見三人如此反應,郭宗訓眼底又一次閃過一絲滿意,繼續沉聲道:
“只可惜這句話到底指的是什麼,本王到現在還沒參透!”
“但母后說過,只有你們才能幫我保護父皇,化解災變……”
“這也是為何,本王會在成功隨父皇北伐後,第一時間向父皇爭取召三位前來……”
說到此,郭宗訓停了下來,靜靜地看著三人。
他知道需要給時間讓他們消化這些話……
其實他並不擔心這三人不相信他說的話:
首先,這個時代畢竟是封建社會,託夢一說多少是有人相信的,而且他突然變成神童,不就是最好的佐證嗎?
迷信是幹嘛用的?
不就是給沒道理的事找個可以被利用的理由嗎?
其次,就算這三人不信,他們也都應該明白他這些話的嚴重程度,這些話若從他們口中傳出去,那便是殺頭之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