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們可以推脫說這些話是出自他這個梁王之口,但他畢竟是梁王,皇帝的親兒子,最後出了禍端,背鍋的一定是他們這些人。
他們現在或許已經在暗自後悔聽到這些話。
但不管他們信與不信,他的這艘“賊船”,他們已經被綁了上來,下不去了!
如果他們真想下船,他也不介意除掉他們……
不過,從歷史資料對他們事蹟的記載看來,特別是宋朝建立以後,這三人對大周、對郭榮的忠誠是相當可靠的,甚至比那三位宰相還要靠譜!
這也是為什麼郭宗訓當初會指名道姓讓他們三人前來,為此還在老爹郭榮面前將演技發揮到極致,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還是那句話,時間緊迫,他必須儘快發展屬於他心腹,越多越好!
武將自然是韓通、曹彬為先,而文臣自然就是他眼前這三人優先!
畢竟這都是歷史資料“嚴選”的……
雖然這幾人之中,曹彬是“宋初第一良將”,但以此人的人品與原則,只要此人忠於他,那就絕不會有任何問題,絕對靠譜!
然而,等了良久,那三人竟然還是沒有說話!
郭宗訓不由地皺了皺眉:
難道這一招又出得太急,把他們嚇懵了?
還是說他們並沒有歷史資料上記載的那般對大周、對郭榮忠誠?
就在郭宗訓想著如何繼續把話題引導到今日的最終目的上時,王著突然跪倒在地,目光堅定地說道:
“既然殿下如此信任我等,我等必當誓死效忠殿下,誓死保護陛下,誓死捍衛大周!”
郭榮訓挑了挑眉,還不等他看向另外二人,那二人竟也不約而同地跪倒在地:
“誓死效忠殿下,誓死保護陛下,誓死捍衛大周……”
郭宗訓嘴角微微勾起:
很好!
這三個誓死,足以證明自己的選擇並沒有錯,他們已經是自己的絕對心腹了……
郭宗訓連忙起身,親自將三人一一扶起來,道:“多謝三位先生!”
“今日起,三位便是本王的恩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我想母后若是得知,也一定會欣慰的……”
郭宗訓說著,讓三人落座,自己回到主座上,再次嘆了口氣,緩緩道:
“此事事關重大,這些話本王原本該先向父皇說的,可如今正值北伐,父皇全身心都投入北伐之中。”
“若將此事告訴父皇,一來父皇未必會相信,二來也很有可能影響北伐大計!”
“所以啊,本王只能與三位先生私下討論,最好能在不影響北伐的情況下,悄無聲息地化解可能發生的災變!”
“我想,這也是為何母后會趕在父皇北伐之際託夢於我……”
郭宗訓再次掃視了一眼三人,又嘆息一聲,繼續道:
“可是本王實在愚鈍,這段時間日思夜想,仍舊不知母后那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話音剛落,王著突然開口道:“黃Pao加身這很好理解,關鍵是虎踞國門這四個字!”
“虎踞國門,老虎盤踞在國門,這句話很明顯是在暗指武將!”
“自唐覆滅,中原紛亂皆出於武將,這種事情的機率很大!”
“而且既然皇后託夢說讓我等助王爺保護陛下,化解災變,那也就是說,這場災變很有可能源自內部!”
“也就是說,這場災變的根源很有可能就是我大周內部的某個武將……”
漂亮!
還真是撿到寶了!
這王著簡直特碼的就是個天才!
不,應該說是我肚子裡的蛔蟲!
郭宗訓內心大喜,他本來還在想如果這三人都解不開他苦心構思的那個讖語,那他該怎麼繼續引導他們?
可不曾想,這王著竟然這麼快就完美地解析了自己的這個讖語!
於是,他凝眉追問道:“武將?那會是誰?”
卻見王著偷偷瞥了眼另外二人,思忖道:“我大周武將這麼多,誰最有可能呢?”
“張點檢?”
“還是李指揮使?”
“可他們二人都是皇親國戚……”
“難道會是慕容延釗、石守信之輩……”
很快,另外二人竟也忍不住開口了。
楊徽之率先開口道:“不,要我看最有可能的就是趙匡胤趙指揮使!”
“此人目前雖然只是殿前都指揮使,受殿前都點檢轄制,但此人在軍中威望極高,甚至隱隱有超張點檢與李指揮使之勢……”
話音未落,鄭起也附和道:“沒錯,他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我之前就曾留意過,此人在軍中不僅威望極高,而且人緣極好,禁軍將領中,有很多人與他關係極好,甚至有些人以他馬首是瞻!”
“若此人心懷野心,定然禍亂一方……”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這三位果然是人才,有木有?
郭宗訓的激動得快要手舞足蹈了,但沒辦法,只能盡力壓制!
沒錯,這就是他今日的最終目的:讓趙匡胤成為自己這個小團隊的共同敵人!
他也萬萬沒想到事情竟然會如此順利!
楊徽之、鄭起這二人不愧是歷史上最先發現趙匡胤有野心的兩個人,沒想到這個時候,他們就已經在暗中留意,甚至是暗中懷疑趙匡胤了!
不過想想也是,歷史上楊徽之是在郭榮生病後勸諫的,而鄭起是在郭榮死後上書範質的。
此時離那兩個時間點並不遠,他們能一個面諫,一個上書,那就證明他們早就在懷疑趙匡胤了!
而自己這個“母后託夢”的事一出,很容易就能將他們對趙匡胤的懷疑勾出來……
但最讓他驚喜的還是王著!
他觀察得很清楚,這王著從頭到尾都與那二人表現地不同。
他甚至能隱隱感覺到:這王著不一定是懷疑趙匡胤,但一定是知道自己想對付趙匡胤!
所以整個過程,這王著明顯在幫自己打輔助!
甚至還故意用列舉其他人,來引那二人開口。
說白了,他是在幫自己更加“捆緊”楊徽之、鄭起二人!
郭宗訓很清楚,如果作為君王,或者某個組織機構的老大,被下屬猜透心思並不是一件好事!
但在現在這個階段,特別是要手撕趙匡胤的階段,手下懂自己的心思,卻是一件極好的事!
一念至此,他雙眼放光地看向王著:
你這傢伙雖然是個酒鬼,但當真是心思透亮啊!
嗯,歷史上因為範質的阻撓你沒當成宰相,但這一次有本王在!
日後宰相之位,定然有你一席……
收斂心神,郭宗訓連忙將話題推進下去,生怕又跑偏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