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新中華

第二卷 經營江北 第二十七章 糾纏(一)

只是蘇南,還是蘇南啊。要是自己手腕耍得好,染指上海,也未可知呢。只是這些辦法,現在還只能埋在自己心裡面,還不到透露的時候。

雨辰一下轉過身來,看著吳採。吳採反應很快,馬上起立立正。雨辰沉聲道:“參謀處擬出命令。從安徽陸軍第一師抽調第一團、第六團附騎炮各一營(安徽陸軍第一師轄一、二兩個旅,一、二、三、六四個團),組成張兆辰支隊,北上阜陽,監視毅軍動向。如果他們敢大舉南下,放手給我打!從十七旅抽調出四十九團,進抵蕪湖。江蘇陸軍第二師四個團主力沿揚州向東展開,呈對江南壓迫的態勢。巡防艦隊集中揚州……徐州第九師抽調出一個得力的旅作為預備隊。這些動員部隊都要補足彈藥,培訓中的軍官回部隊,做好準備。”

他又走了幾步:“先就這樣,財政廳備足三個月的特別費,先準備一百二十萬元,至於程德全那邊,我自有安排。”

蔣百里笑著補充了一句:“最好再從徐州抽兩個團的部隊,放在蚌埠,由灼然統一掌握。皖南那邊,雖然有姚雨平師在那裡,咱們也要防著大局生變啊。”

雨辰重重點頭:“很是!念蓀,把這條命令放進去。等到此間事了,姚雨平部咱們遲早也要整頓進江北軍系統的,現在先放一放不妨。把實力擺開來,有些宵小自然就收手啦。”

他冷冷哼了一聲:“袁大總統想剪除我雨辰的羽翼,我就把整個江蘇拿下來給他看看!”

李章雲和蔣百里對望一眼,都為雨辰的話有些吃驚。這個行事總是出人意表的青年將軍,這次又會有什麼大舉措了?

1912年4月13日,袁世凱正式任命程德全接任江蘇都督,免除莊蘊寬的職務,理由是莊蘊寬撫蘇不力,導致3月27日在蘇州發生了兵變,地方議員聯名提請程德全回任蘇州。4月14日,又電報陳英士,請他迅速交卸上海都督的職務。速到北京接任工商總長的職務。在4月15日,又以安徽現在不能沒有軍政首腦為由,釋出倪嗣沖為安徽都督,趙倜為安徽軍務會辦,協同辦理安徽善後事宜。。

與此同時,還以雨辰是光復東南第一功臣為由,加勳二位,敘階為上將銜。長江下游局面,因為他的這幾道命令,開始波動起來。

這些日子以來,在上海的軍政府都督府內,氣氛很是有些混亂。民黨一些急進派的人物,現在都雲集在上海這裡。同盟會的急進派據點,民立報也連日發表社論評論,說袁世凱借同盟會之力,一躍而上全國元首之位後,席未暇暖,就已經開始動手清除同盟會人物。倪嗣沖南下而逼雨辰江北軍,程德全易莊蘊寬而奪蘇南大權,促駕陳英士而逼宮上海,布子東南,其心可誅。

而江浙立憲派和同盟會一些穩健派人物,卻認為袁世凱既然為全國元首,自然有用人行政之權。這些命令都經過了內閣總理副屬,自然有法律效力。而且這些安排,人地甚為相宜。除了倪嗣沖的任命在安徽激起莫大反響,還請中央斟酌之外,其他的都無可指摘。國民報和民立報為這些事情,已經狠狠地打了幾天的擂臺。

而陳英士,不管他為人如何,還是屬於同盟會急進派的人物,為人又有幾分光棍脾氣,看到老袁要動他的手,自然也不甘心,他可從來沒對袁世凱抱有什麼幻想。只有地盤和實力,才是陳英士最為關心的。

“我勸思緘兄在蘇州不要交代,他手頭有槍有兵,怕什麼?程德全從清朝江蘇巡撫混進革命隊伍。當了幾天的江蘇都督,已經是對他格外寬容了。現在又和張季直一起,抱上了袁世凱的粗腿。我們打下江蘇的局面容易嗎?這些傢伙就想輕巧地竊取過去?”

陳其美半躺在煙榻上,對著面前的幾個人發著牢騷。

民立報的記者,鐵桿同盟會員,同時現在也是陳其美的智囊徐血兒,正坐在他的對面,冷笑了一聲:“思緘兄也是共和黨的人物!你以為張季直這個老頭子是不省事的人物?江蘇地面前後崛起的幾個都督,除了雨辰他最後沒有控制得了之外,誰背後沒有他在暗中操縱?就是因為這樣,思緘兄才讓位置讓得這麼爽快。反正都是張季直夾袋裡面的幾個人物換換位置。”

他嘆了口氣:“這江蘇地面的風雲,幾乎都被那個老頭子操縱了。他就是袁世凱現在在江蘇的代理人!我也探過思緘兄口氣,他夾在同盟會和張季直現在的共和黨之間,也很是為難,想早交卸一天算一天啦。”

陳英士一捶煙榻:“這事情還要靠咱們自己!你看看雨辰那小子,從來都是指望自己,張季直和他聯合了那麼久,那小子說翻臉就翻臉,現在才打出這麼個大家眼紅的局面。我們同盟會的勢力再不能給袁世凱這樣隨意宰割啦!這次咱們也要靠自己!”

說到後來,他光棍脾氣發作:“有了蘇南,咱們上海才安全。這次咱們就要把兩地連成一氣!程德全那條老狗,咱們派人幹了他!在蘇州咱們還有彭家兄弟這樣的忠實革命同志。咱們再派些同志去,武力驅逐程德全,我來做江蘇都督,上海都督撤銷就撤銷好了,反正蘇南勢力和上海整合在一起。袁世凱當真要打,那打就是啦!克強和鈍初他們軟弱,我可軟弱不得,有了實力在手上,袁世凱才真正怕咱們!”

他的幾個小兄弟都點頭稱是。徐血兒本來就是整天高叫再來一次革命,推翻袁世凱的人物,聽到陳其美髮狠,更是眼睛發光:“柳伯英現在在上海,他是蘇州人,又是陸士畢業的,有軍事經驗。咱們不如就派他去蘇州活動,聯絡上彭家兄弟。蘇州咱們可以掌握的兵力也不下五個營,起事也綽綽有餘啦。”

幾個人又密密地商議了一陣,終於決定瞞過現在還在南京主持東南同盟會勢力的黃興,派柳伯英等人到蘇州活動,把蘇州駐軍掌握過來,驅逐程德全,到時候再隨便找個名義,讓陳其美接任江蘇都督。到時候和江北雨辰連成一氣,為同盟會保留在江蘇的勢力。這些人物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又搞慣了暴動起事,完全沒把北京那個中央政府放在眼裡。甚至連怎麼樣在政治情理上交代得過去都沒考慮,就已經將這件事情安排下去啦。

這時的程德全,才從上海租界起身出發。途中心狠的陳其美還安排人暗殺,卻沒有找到目標,一切就只有等著蘇州再發動起事了。

這時在皖北前線,卻還是一片的風平浪靜。袁世凱發表了倪嗣沖都督安徽的命令,報紙上馬上就冒出了許多評論專訪,將辛亥革命時候倪嗣沖在安徽的所作所為都明列了出來,特別是在鳳台他搞的大屠殺。幾乎將每個被害人姓名都登了出來,這些被殺的都是淮上軍的兵士甚至家屬,都是光復的有功之臣。這些報道一再被轉載,尤其以現在隱隱然為上海報界的頭牌記者顧執中的報道流傳最廣。

“……本記者也曾在津浦路上安徽段隨雨辰部戰鬥行軍,當時倪嗣沖部在皖北的所作所為也有耳聞。當我從津浦路南返之時,雨辰部已經抽調部隊去驅逐打擊這個屠夫。本記者又親自趕往鳳臺縣調查這次屠殺事件……這種對革命功臣、無辜百姓的屠殺豈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死事之慘、屠殺之烈,記者行筆至此,都是手足顫抖!記者手無縛雞之力,卻唯願當時雨辰部能將這個屠夫捉住,送到鳳台來就地正法,告慰這些亡靈!”

“……現在這個屠夫居然又受了中央明令,得意揚揚要來都督安徽。我安徽百姓何辜,居然要再受其壓迫?皖北才得清明政治未久,中央又何忍再推這些樸實百姓再入火坑?當道諸公,難道真的沒有眼睛,沒有良心?

“倪屠夫絕不容再返安徽,我大總統反應明令天下,窮治其罪。百姓民氣得伸,則安徽幸甚,國家幸甚!”。

安徽旅京參議員們也聯名發起動議,提請大總統再考慮皖督人選。如若不然,安徽參議員將一體辭職抗議。

這些輿論風潮,雖然讓袁世凱倪嗣沖們稍微有些難堪,但是如果沒有雨辰部兩個團的部隊橫兵邊境,估計他們還是會毫無顧忌地繼續南下。輿論和民意,在他們看來,沒有槍桿子百分之一的重要。雨辰卻知道,槍桿子再加上輿論和民意,那會發出更大的作用。

在皖北面前,倪嗣沖只有四營毅軍,而趙倜果然不樂意給他打下手,現在毅軍主力還在鄭州一帶。面對四千江北軍,倪嗣沖除了一再通電,讓他們服從中央命令之外,竟然是半步也不敢動。皖北局勢,一時僵持。

在北京,袁世凱他們可還真沒想到,自己掌握了中央的名義,雨辰還真敢出兵硬扛,一時也拿不出有力的手段。而且雨辰口口聲聲以安徽的民意為先,江北久行地方自治,任誰也大不過地方民意去,幾天內給中央政府打了十幾個電報,情願納還中央對他的嘉獎加級,也請中央再從長計議安徽的政局。

袁世凱看到這些電報,只是嘆了口氣:“這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嗎?”先捏著鼻子忍下這口氣,讓倪嗣沖先在河南遙領安徽都督的名義,等待機會,維持中央一點面子。另外加緊了組建備補軍的步伐,他終於明白了,對付雨辰,還是要靠步槍數目說話。

與此同時,也在和張季直他們加緊往還。無論如何,蘇南和上海那邊的局勢要得手,可不能讓雨辰步步佔先了,不然以後還怎麼制約他?

這幾日,袁世凱經常在紙上寫著雨辰的名字,再重重地畫上大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