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遠處的那架雄貓,右發動機冒出了滾滾濃煙,雷耶爾高興地揮舞了一下拳頭。
此時,僚機發射的p-60紅外導彈,也擊中了另一架雄貓。
好,幹得漂亮!雷耶爾非常高興。
這次,在對方橫滾,擺脫射來的導彈的時候,雷耶爾和另一名飛行員,已經駕駛戰機,也開始了他們的機動。
這次他們的機動,不是為了甩脫對方的鎖定,當雄貓開始機動後,他們就已經脫離了對方的鎖定,他們是為了佔據發射位置。
雄貓向右機動擺脫,雷耶爾也向右轉,然後,再向左轉,在空中劃出了一條漂亮的s形,就已經跑到了對方的後面。
由於米格-25的轉彎半徑較大,當完成機動動作之後,就已經繞到了雄貓的右後方,有些過了。
如果用雷達鎖定對方的飛機,那麼,對方肯定會橫滾,再次脫離。在這麼近的距離上,和雄貓比機動性,那明顯是找死。
所以,雷耶爾並沒有開啟雷達,而是選擇了新的引導方式。
除了那套大功率的雷達,米格-25還加裝了一部tp-26-sh1型前視紅外搜尋
跟蹤系統,該系統對目標的搜尋範圍達到45公里,可以在強電子干擾環境下為飛機提供穩定可靠的目標搜尋手段,同時,飛機的火控系統也做了升級和改進,具備發射p-60型格鬥導彈的能力。
所以,在跑到了雄貓的右後方之後,雷耶爾迅速為僚機分配了目標,然後,用irst鎖定對方的飛機,第一時間內,發射了p-60近程空空導彈。
此時,看到雄貓燃起的火光,雷耶爾有些不滿,看來,還得再發射兩枚。
p-60是蘇聯自行研製並裝備前線戰術空軍殲擊機的第一個真正的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屬於第三代近距空空導彈。該彈由位於莫斯科的“三角旗”機械製造設計局於60年代末研製,系統代號和編號分別為k-60,1973年投產,1975年服役,空軍使用代號為p-60(r-60)。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系列空空導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8“蚜蟲”。
投產後,這種p-60紅外導彈廣泛裝備蘇聯國土防空軍,米格-21、米格-23、米格-25、蘇-15、蘇-24、蘇-25各種戰鬥機和對地攻擊機,以及米-24武裝直升機大量裝備此型導彈。
p-60導彈氣動佈局特殊,導引頭頭後方裝有4片長方形固定穩定翼,與梯形尾翼共同確保飛彈的飛行穩定性,彈體前段還裝有4片三角形彈翼,用來控制飛彈的飛行方向。控制翼後方的彈體裝有2組主動無線電近炸引信天線。
p-60裝有一個重量6公斤的高爆破片彈頭,它的彈頭重量僅有k一13飛彈彈頭的53%、美製響尾蛇飛彈彈頭的67%以下,由於彈頭過輕影響了此種飛彈的效能,以致在實戰中甚至發現無法有效擊落敵機的情形。
現在就是這樣,雖然準確命中了對方的發動機,但是,現在看來,雄貓並沒有昇天,還能夠搖搖晃晃地飛行。
那就再來兩枚!雷耶爾做好了第二次發射的準備。
“天隼,一百公里外,有兩個可疑目標,正在迅速逼近。”在高空的兩架米格-25,及時發現了來襲的伊朗飛機。
“監測到雷達訊號,還是雄貓!”戰情再次通報過來。
“不好,我們被鎖定,對方一定有不死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