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城堡時代

第8章 走上正軌

等到所有人都安排好後,楊松發現一開始讓楊忠運來進行徵召的糧食早已消耗完畢了,大概計算了一下,發現運來的糧食遠遠不足以徵召到這麼多的百姓,那麼這些多出來的百姓是從何而來呢?

他對這個疑問已經有了個大概的猜測。

然後楊松走進了神秘的難民營帳篷,撥開門簾,走進之後發現裡面其實什麼都沒有,這讓他大失所望,他還以為裡面有什麼複雜機器或者有神秘的圖案呢。

回到府邸,看著楊忠呈遞上來的統計,統計著這次徵召的人數,以及這些百姓裡面出現的各種人才。

這次徵召了一千多人,計有三百餘戶,各種人才近兩百人,從這個比例來看來,出現的人才也多了點。

照理說,一千來人,有十多人會讀書識字了的就很不錯了,就算加上各種手藝和各類匠人,能有個四五十人才是正常的比例。

要知道在華夏古代,最多的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了,佔據了社會上人口的九成左右,剩下的一層左右才是其他的各行各業。

楊松轉眼一想,管它呢,畢竟這是好事,就不必為這點好事去煩惱太多。

這次擴充人口忙碌了一天,一直都在現在,現在閒下來,發現領地的人口已經有五千多人,領地的發展又前進了一步。

這一步雖小,但他相信,隨著一步步的發展,領地會越來越強盛,越來越繁榮。

經過簡單的計算,現在領地每一季度都可徵召一千人,但是隨著發展,以後肯定會變成每天每時每刻不間斷的徵召,只有到了這個時候領地才算發展到略有小成。

領地隨著新的百姓的加入,又開始了新的建設,因為系統獎勵的民居已經沒有多少剩餘的了,幸好的是天啟城內的空地還有不少。

天啟城東邊已經沒有空地了,所以在天啟城的南邊開始新的居民區建設,按照城東的建築規格和模式開始修建民居。

在城南市場區的西邊又規劃出兩塊居住區,修建完成後可以擁有八百棟民居,這也是天啟城內最後的居住區了,以後只有向城外擴建了。

城內不是沒有空地,城西的空地是預留著修建各種功能建築和作坊的。

城西縱向主道東邊挨著領主府邸的是修建的各種官府建築,沿著大道一字排開,比如,法院、鎮衙、巡捕房等。

而大道的西邊有著橫向的通向城西城門的主道北邊是那座初級兵工廠,主道南邊則是新修建的各種作坊。

因為有了各種人才,兵工廠也開始運作了,雖然不是全功率,只是初步運作,但至少也是領地的第一座開工的工廠了。

兵工廠現在負責給軍隊提供武器裝備的維修以及試生產少量的冷兵器,因為採用了流水線標準化的生產方式,所以就是試生產的情況下產量還是比起作坊來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兵工廠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研發新型的武器裝備,特別是火器。

所以楊松下令兵工廠負責武器裝備的生產,鐵匠鋪之類的作坊只負責如鋤頭斧頭之類的民用工具的打造,進行軍民分離。

而且在前不久,外出勘探的人員傳來了一個好訊息,在天啟城的北邊山區裡面發現了一座鐵礦礦脈,具體分佈和儲量還不清楚,還正在勘探之中。

這下鋼鐵的原材料有著落了,楊松準備就近建立個小村,負責採礦和冶煉。但也要等到下個季度徵召完百姓後才行。

這座鐵礦距離天啟城大約有十公里路,處在山區的邊緣,易於開採和運輸。

據勘探人員所述,根據地形地勢判斷,估計山區裡還有各種各樣的礦物。

在西邊的是森林邊緣也建立了一個伐木場,有一百多人在這砍伐樹木,因為距離天啟城沒有多遠,只有五里,步行只要一個小時就可抵達。

所以從探查到這個森林開始就在開始採集木材了,現在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木材運抵天啟城,給天啟城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天啟城的建設不止要用到很多木材,其次用的材料就是磚瓦了,為此,楊松在城西北外挨著河流的地方建立了一排窯爐。

這些窯爐不止可以提供磚瓦,還可提供陶瓷器,在河邊不遠處就是一片豐富的黏土,這也是他把窯爐建立在這個位置的原因之一。

建在這個位置不止用水和排汙很方便,距離原料的位置也近,窯爐的西南方向就是伐木場,可以就近提供木炭。

窯爐的另一個任務就是燒製優秀的木炭,不止可以用來燒製磚瓦陶瓷,還可為領地的居民提供方便的燃料。

柴米油鹽醬醋茶,燃料排第一還是有它的原因的。

文明的第一縷光線就是從人類掌控火而開始的!

說到柴米油鹽,就不得不說楊忠的工作為楊松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楊松作為一個穿越而來的人,雖然他已經儘可能全方面的去思考了,比如住房問題,在他以前的時代可是全民性的,所以他能考慮到。

而一些在生活中很常見卻又是必需品的事務他就多有考慮不周之處了。

楊忠有一天來到府邸,說道:“主公,屬下得知百姓這段時間裡勞作無力,便去調查了原因。”

“喔,還有這事,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主公,屬下已查明,是因為領地百姓缺鹽造成的,領地百姓的糧食雖然是統一發放的,但是沒有發放這些生活必需品,因為整個領地都沒有多少食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