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大家再說說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比如官員職責、官府體制”。楊松讓眾人自由發揮。
“稟告主公,屬下認為現在的領地體制並不完善,需要補充和修改”。這時朱熹站起來說道。
“嗯,繼續”。
“是,屬下經過這幾天對領地的熟悉後,發現領地雖然還非常簡陋,但發展的還是很快的,最重要的是領地所在之地與華夏中原大地的氣候、環境還有曆法都不一樣,因此還需制定新的歷法來引導百姓耕作”。
“是的,此地是另一個世界,氣候也不相同,我已經讓楊忠輔負責天文曆法”。
“主公英明!”
“稟主公,屬下認為當下可以實行私有制了,只有擁有了私人的財產,才能提高百姓的積極性,才能快速發展經濟。”負責財政的錢良這時稟告道,說完還有點擔心但又堅定的看著楊松。
是的,現在的領地所有的一切都歸屬於楊松所有,不管是地、物、財,還是人,都是他的。
他提議改革所有制形式,真怕楊松直接把他拉出去砍了,但是為了長遠的考慮和自身的職責,他又不得不提及。
楊松也知道現在的配給制是非常時期的臨時性的辦法,肯定不是長久之策,對於錢良的心思他卻沒想那麼多。
“錢良你所言不錯,可是現在的領地規模這麼小,人口不多,各行各業都還沒發展完善,現在實行私有制是否還為時過早呢?”他肯定的回答道,但是對於現在領地的情況又提出了疑問。
“主公所言甚是,屬下太過心急了,還請主公責罰。”看到楊松沒有責怪他,錢良趕快回道。
“不必如此,在這儘可直言不諱,我是不會怪你們的,反倒是藏著掖著,我就不高興了,哈哈哈。”楊松直接說道,最後還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至於底下的人到底怎麼去想,他就不好說了。
“主公英明,屬下定當竭盡所為,鞠躬盡瘁,報效君恩。”在座所有的官員起身禮道。這些為官之道在楊松看來還真是麻煩!
“好了,都坐下,對於錢良所諫,你們有什麼想說的?”楊松最後還是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屬下認為主公所言甚是,現在領地人口規模都還沒有達到經濟能夠有效運轉的條件,商品種類太少,物質也不夠豐富,發行貨幣後沒法進行有效流通。”最先同意他觀點的是朱熹。
作為朱理學說的創始人,對於社會和政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接下來的發言基本上都是如此,都贊同楊松的言論。
“既然大家都認為現在進行私有制還為時過早,那就等以後人口多了,物產豐富後再施行。”最後楊松拍板決定道。
接下來經過眾多官員的建議,經過討論,修改了現在領地的管理機構。
領地的管理機構分為領主直屬和領地管理,也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區別。
領地管理也就是行政管理,暫時設有縣、鎮兩級。
管理分成所級和局級,分別對應鎮級和縣級,以後領地更大了還要設立郡級,到時候稱為廳。
也就是說現在的領地還是以鎮為行政區劃就沒有多少發展的潛力,所以提升行政區劃等級,也是為以後領地的發展擴充套件做準備。
接著把管理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劃分。
直屬領主的有:法局、科技局、財局、監察局、宣報局、軍工局、教育局、軍部、近衛、領衛。
屬於地方(縣級)有:衛局、戶局、農局、商局、醫局、吏局、驛局、工局。
鎮級有:衛所、戶所、農所、商所、醫所、驛所、工局。
鎮級沒有也沒必要有負責管理官吏人事方面的部門。
法局:包傑,負責審判、法院和律師管理。
科技局:沈括,負責研究院。
財局:錢良,負責稅收、銀行、俸祿薪資。
監察局:宋慈,負責監督審查。
宣報局:楊禮,負責邸報,宣傳。
軍工局:李誡,負責軍工業和裝備製造。
教育局:朱熹,負責藏書樓、學校設立、課程開設、課本編撰,還有教師資格認證考核。
軍部:楊松直接統帥,步兵統領張衛、騎兵統領周武、海軍統領李寶。
近衛:王威,負責領主安全、府邸守衛。
領衛:楊義,負責領地情報收集。
這次的制度調整完全就是重新設計了一便,眼光看的很遠,為以後的發展做了大量的考慮。
讓府邸的楊義負責領衛,楊松發現一開始出現在府邸的人其實都各有才能。這也許是系統提供的隱形福利,就看楊松他能不能發現吧!
至於直屬楊松的部門為什麼也是局級,這是為了以後方便擴充升級,不然沒法獎賞官員,造成賞無可賞,不利於安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