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貴子:他要當省委書記

第3章 初試鋒芒

經管院階梯大教室,空氣凝固如鉛。兩百多號新生屏息凝神,無形的壓力沉甸甸壓在肩頭。

厚重的窗簾隔絕了蟬鳴,只剩下壓抑的呼吸。

講臺上,嚴華教授平靜站立。

半舊的深色夾克整潔挺括,頭髮一絲不苟,面容清癯,眼神如同淬鍊過的精鋼,平靜掃過臺下每一張年輕的臉。

那目光不銳利,卻帶著洞穿表象的穿透力。

“今天不談課本,不談理論。”

嚴華的聲音不高,卻清晰鑽進每個人耳朵深處,帶著奇特的磁性,“談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正在發生什麼,未來需要什麼。”

微微一頓,目光如探照燈掃過全場。後排角落,蘇辰脊背瞬間挺直,心臟在胸腔裡擂鼓般撞擊。

強迫自己迎上那道目光,深潭般的眼眸深處,孤注一擲的火焰在燃燒。

真正的戰場,在這裡!

“省級重點課題組‘區域產業鏈最佳化與韌性提升’,旨在破解我省產業發展的結構性瓶頸。”

嚴華語氣平淡,卻像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臺下掀起滔天巨浪。

進入這個課題組意味著什麼?觸控政策脈動,履歷上耀眼一筆,直通核心圈層的青雲梯!

“課題組需要助手,三名。選拔方式很簡單,”

嚴華的目光變得如同手術刀般精準。

“三個問題。誰的答案能讓我看到思想的火花,看到對這片土地最本真的理解和最迫切的改變願望,誰就留下。”

死寂。

前排的馬文博深吸一口氣,挺起胸膛,臉上帶著志在必得的矜持微笑,手指摩挲著嶄新筆記本封面。

昨晚他幾乎通宵準備,將父親提供的內部資料嚼碎重組,自信能拔得頭籌。

“第一個問題。”

嚴華的聲音打破沉寂,如同法官敲下法槌。

“如何理解‘產業鏈韌性’?它在本省當前發展階段的核心痛點在哪裡?用你觀察到的例項說明。”

吸氣聲壓抑地響起。

這絕非書本標準答案!

要求將抽象理論與具體省情、微觀觀察緊密結合!

不少準備充分的學生臉色微變。

馬文博精神一振,優雅自信地舉手。

得到示意後站起,聲音洪亮,帶著演練過的抑揚頓挫:

“嚴教授,我認為產業鏈韌性的核心,在於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痛點集中在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和關鍵環節缺失。比如我省的光伏產業,矽料提純技術長期依賴進口裝置,一旦國際環境變化,就有‘斷鏈’風險。這需要加大基礎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技術……”

侃侃而談,引用省報產業案例,邏輯清晰,措辭精準。

不少學生投去欽佩目光。

嚴華聽著,臉上無波,手指在講臺上輕輕敲擊。

等馬文博說完,微微頷首,目光卻未停留,轉向後排,落在那個沉默身影上:“蘇辰同學,你的看法?”

馬文博的笑容瞬間僵在臉上,難以置信和屈辱爬上眼底。

憑什麼?

他的完美答案只換來點頭?

這個靠“垃圾”入學的窮小子憑什麼被點名?!

所有目光瞬間聚焦後排角落。

蘇辰緩緩站起。

洗得發白的T恤格格不入,手臂上未褪盡的曬痕在燈光下刺眼。

沒有看任何人,目光沉靜迎向嚴華深邃的眼眸。

死寂。

前排的林晚晴停下記錄的筆,微微側頭,清澈眼眸帶著專注,看向那個脊背挺直的角落身影。

“韌性的核心,不僅是供應鏈穩定,”

蘇辰開口,聲音不高,卻異常沉穩,帶著與年齡不符的穿透力,瞬間壓下所有竊竊私語。

“更是產業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和轉型升級的潛力。痛點,除了‘卡脖子’,更深層的是‘中低端鎖定’和‘要素流動僵化’。”

頓了頓,目光彷彿穿透教室牆壁:“比如,青河縣。”

名字一出,前排的馬文博嘴角勾起冷笑。

“青河曾是老工業基地,機械廠倒閉後,留下大片廢棄廠房和大量技術工人。縣裡引入的所謂‘產業’,多是沿海淘汰的高汙染、低附加值的組裝線,靠壓榨廉價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維持。”

蘇辰的聲音冰冷如解剖刀,劃開光鮮資料下的瘡疤,“工人工資被層層剋扣,像張富貴那樣的工頭,拖欠工錢是常態。技術工人在流水線上重複簡單工序,技能退化。產業鏈?只是一條隨時可能被成本更低地區取代的脆弱鏈條,毫無韌性可言。核心痛點,是發展理念的短視和要素配置的扭曲,把‘人’這個最核心的要素,當成了耗材,而不是創新升級的主體!”

話語沒有華麗辭藻,沒有權威資料,只有冰冷的、帶著泥土氣息和汗味的現實。

每一句都像重錘砸在眾人心頭。死寂。

書本理論在蘇辰描述的現實面前,蒼白無力!

嚴華敲擊桌面的手指停住。

深邃目光牢牢鎖定蘇辰,平靜無波的眼底深處,似乎有東西被點燃。

前排的林晚晴,筆尖懸停,清澈眼眸充滿震驚和觸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