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郎山發展,一個新的職業出現了,那就是披甲輔兵。
在二郎山很多精銳的甲士都是批重甲的,但是又沒有那麼多的戰馬託運武器,只能讓人幫忙帶武器,披甲輔兵應運而生。
要知道中國自古至今都是有輔兵的,到了近代的北伐戰爭時期,輔兵的數量與士兵的數量配置是一比三,解放戰爭中,更是發動了無數的人民群眾。
所以輔兵很重要,而且他們也可以幫忙打掃戰場、搬運物資,生火做飯等等。
甲士們訓練的時候,披甲輔兵習慣性的想躺在地上休息。
卻發現張大狗手裡拿著鞭子,對他們進行慘無人道的訓練。
張大狗人很強勢,但是心狠善良,他對那些負責管理披甲輔兵的戰兵說道,“輔兵也是戰士,不能讓他們白白死戰戰場上。”
倒是婦人沒什麼事情,天寒地凍的,凍得臉通紅,也要圍坐在一起,把胳膊藏在袖子裡,帶著耳帽,談論誰家的男人更厲害一些。
各自的隊主雖然經常要跟自己的戰兵一起訓練,但是大多數時間還是要跟在李棟身邊一起學習,或者觀看自己士兵的訓練。
在自己的隊主的圍觀下,士兵們的訓練,格外的認真。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漫山遍野計程車兵,不帶護具,真人拿著沒有槍頭的槍搏鬥的樣子。
是如何的熱血沸騰,是如何的激情澎湃,每天都有士兵被打的斷肋骨,也每天都有士兵被揍得鼻青臉腫。
在這個過程中,李棟發現榆林人可堪重用,便跟李棟說,有機會一定去榆林招兵的想法。
整整半個月,什麼事情都沒幹,只要聚將鼓敲完,李棟一聲令下,漫山遍野的男人便要進行好無休止的廝殺。
漸漸的李衛也發現了區別,那就是士兵之間都有了鬥性,血性。
這是李衛絕對練不出來的東西,接下來李棟就不怎麼幹預了,繼續讓李衛訓練他們軍陣。
當然各自隊主,每天晚上都要到李棟房中一起識字,分析各個時代的經典戰例。
各家隊主每個禮拜,等到休沐的時候,戰兵休息,卻要將自己家的總旗和小旗集中起來,教授他們自己所學到的東西。
終於不用天天盯著了,李棟也有時間去看看火炮的製作情況了。
匠人的首領叫駱鋼,世代的匠人,據他吹牛說,轟死努爾哈赤的火炮就有他的功勞。
來到匠監,裡面正忙得熱火朝天,外面冰天雪地的,裡面的漢子們都光著膀子,大汗淋漓的。
駱鋼正在跟他的幾個兄弟打造母銃,就是弗郎機炮的主體,李棟在旁邊看了半天,心裡暗想,自己還想借助在鐵血論壇學的那點知識造出弗朗機火炮來,純屬做夢啊。
按照駱鋼的介紹,這個弗朗機火炮是明朝海軍在弗朗機人哪裡繳獲來的,自行改造之後,便開始大規模的生產的武器。
這子銃和母銃之間的切合度,要非常合適,不然放不進去,或者大小不合適,會影響射程,也會影響設計速度。
見到一個匠人在專業上都比自己強那麼多,李棟感覺自己很沒有面子。
尤其是張大狗那個二貨,一直嘿嘿笑,李棟豈能不知道他在笑什麼。
好面子的李棟就拿出自己知道的魯密銃顯擺,結果駱鋼問了自己一大堆焊接,銃鏜的製作,火藥的問題之後,李棟果然發現自己廢了。
要是有百度,豈能讓你們猖獗。
李棟沒有想到,這火器的製造那麼複雜,要知道明朝的火器的普及程度,到達了百分之四十,沒想到自己想要做火銃,卻那麼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