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

第15章 二桃三士

“韓城到了。”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諸多反王不約而同向城頭上望去。

只見城門之上旌旗招展,刀槍林立。士兵們昂首挺胸,身著重甲。一個個精氣神十足。城門樓上,飄揚著大旗。

大旗下站立兩位官員,頭戴烏紗,身披朝袍,兩廂站立武士威風凜凜。

李棟向上望去,只見那位年輕一些的大人,雙目如炬,威嚴十足,心中便料想,那位大人應該便是兇名傳遍西北的洪承疇了。

李棟打量二位大人,二位大人在城門樓上,也在打量諸位反王。

三邊總督楊鶴白髮蒼蒼,但是雙目之間頗有神采,手扶城牆向下望去,只見城下旗幟如林,反賊各色服飾,如同那林中螞蟻,密密麻麻,無窮無盡。

畢竟是京師來的官員,此次如果出了差錯,官位不保,這位三邊總督有些擔憂的說道:“這些亂賊不下於幾十萬,若是讓他們鬧起來,怕是沒法收場啊。”

洪承疇安靜的站在一邊,他看出了楊鶴的憂慮,在楊鶴身邊沉聲說道,“老大人,何必為一些流寇憂慮,彼雖勢眾,但能戰者十不足一,以卑職之見根本不必招安,在下憑三千虎賁勁旅,便足以滅之。”

楊鶴頜下長鬚皆白,身形因為流寇的事情也越發的瘦削,可以說為了朝廷的安定殫精竭力。可是來這三邊時間夠長了,這匪沒剿完,反而愈演愈烈,沒辦法只能收降他們。

楊鶴不在打量流賊,正了正烏紗帽,手不自覺的摸了摸補子上的孔雀頗為珍惜,但是想起賊人勢眾,不由嘆息一聲說道,“彥演啊,還記得我跟你說過什麼嗎?大明到了今天的地步,非兵不利,而在於天時與人政,你真以為殺人能解決問題嗎?從太祖爺開始,便有流民作亂,也沒見什麼時候殺盡過,反而到了今天演變到無法控制的地步,可見是一味的動武,解決不了問題的,這些流民以前也是農夫,也是孩子的父親,都是大明的子民,能不殺,就不殺。”

洪承疇雖然低著頭,恭敬的站在楊鶴身後,但是心裡卻不以為然,這楊鶴一門心思的元氣說,也就糊弄不願意多花錢的崇禎皇帝可以,但是糊弄洪承疇,卻一點作用都沒有。

看著楊鶴臉上的褶子和頭上的白髮,走路的垂姿,洪承疇便暗自感受到這位老上司恐怕在三邊呆不了多久,到時候西北問題,肯定會有自己解決,到時候自己在想辦法解決這些流民也不遲,何必給別人做嫁衣。

但是有一些勢力發展過於快速,又讓洪承疇不得不上心。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繼續說道,“大人,此次聖上從內庫了撥了十萬白銀,各藩王募捐了五萬兩,糧食五萬石,而流民卻著實多了一些,所以這些物資對於救災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不知道大人準備如何分配。”

“確實少了一些,這些物資最多也就能救援一成的百姓,要是把物資都分配給他們,根本起不到救災的作用。”楊鶴撫摸著長鬚,心裡全都是詛咒崇禎爺小氣的話。

洪承疇上前說道:“大人,卑職有一個想法,這流寇雖然人多,但是實力強悍的也就那麼幾家,不如在受降過程中,我們將各家首領集中起來,按實力分配,只給實力強大的幾家配發銀兩和物資,剩下的小勢力,也給他們發些種子和銀兩,便讓他們散了吧。只要安撫好這些強悍的實力,這些小勢力便不敢鬧,就算有敢繼續鬧的,只要軍隊一出,剿滅只是彈指間的事情,大人您看如何啊?”

洪承疇心裡暗想,雖然老頭子在這裡,自己不能有什麼大作為,但是慢慢的減輕你們的實力,我還是做的到的。

楊鶴疑惑的問道:“這如何判斷他們的實力強弱呢?不能單單以人口判定吧,據我所知有的流寇人數已經達到數萬甚至十數萬,而且這樣的實力絕對不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