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慢慢落下,氣溫逐漸涼了下去。
放眼望去,烽火臺下的黃土梁連綿不絕望不到盡頭,黃土樑上到處都是光禿禿的黃土,偶爾會有幾株枯黃的野草,悽慘的趴在土丘之上,格外的悲涼。
一條彎曲而崎嶇的小路,蜿蜒著伸向了遠方。
在烽火臺上,李棟正在極目遠眺,將陝西的荒苦盡收眼底。
李棟身上披魚鱗甲,腰間掛著一把馬刀,大紅綾子隨風飄著,兩隻眼散發著濃郁的殺氣。
荒草在風中搖曳,彷彿也在懼怕這凶神一般的氣息。
張大狗幾個人也都按著刀肅立在李棟身邊,每個人都披著魚鱗甲,一臉的決然。
戰馬的嘴堵上了馬嚼子,老老實實的趴在一邊。
在幾個人的身後,此時還有一群手裡拿著木棍,安靜的分散站開的半大孩子,他們被李棟用半袋糧食收買,一個個不知道從哪裡搗鼓出來的武器,也個個如臨大敵的樣子。
李棟很清楚,如果不是今天遇到自己,這群孩子早晚被餓死,或者被人販子,賣到肉市,搭上些蔥薑蒜,那些飢餓至極失去理智的同類,會不顧他們悽慘而悲涼的聲音,用菜刀砍斷他們的脖子,然後把他們放到鍋裡,成就一餐美味。
而他們身上的骨頭,也會熬成湯,留給婦孺喝,這就是這個世界的殘酷,而他們更不幸的是遇到了李棟。
因為李棟曾經是個職業流寇,他懂得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一個人變成流寇,然後今天晚上他們很可能死在這裡。
但是同時他們也很幸運,因為從此他們的人生將跟隨李棟變得偉大而不凡。
此時,除了李棟的神情比較鎮定之外。其他人,從張不凡到那群孩子,一個個變得心事重重。鼻子呼呼的喘著粗氣,因為他們知道,在過一會,他們就要幹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四周的黃土地空曠寂靜,微風會帶來的黃沙颳得臉生痛。一直矗立不動的李棟轉過頭對李衛說道:“李衛兄弟,你確定咱們等與他們交手之後,再點燃烽火臺,更加合適嗎?”
李衛眼神幽邃深遠,沉聲說道:“千戶大人,在下敢肯定,如果我們盲目點燃烽火臺,那麼我們戰死的可能性,為九成。”
“好,你以前是官軍,你對官軍最為了解,此次作戰,我們都由你指揮。”李棟果斷放權給李衛。
“據我所知,洪承疇手下最厲害的兩員武將,一個是杜文煥,另外一個就是蔡九儀。如果我沒猜錯,此次他們既然針對我們黑風寨,那麼他們就肯定會使用連環計,對咱們一行人和山寨同時下手,那麼出現在這裡的武將就只能有一人。那麼我們只要殺死他們的首領,咱們就可以多堅持一會,給山寨更多的可能和選擇。”
張大狗很恨的說道:“從韓城到黑風寨有那麼多條路走,官軍偏偏選這一條,看來是鐵了心的要跟咱們幹,那麼就跟他們拼了。”
李棟冷冷的哼了一聲說道:“就憑官軍那點本事,還不是我的對手。”
張大狗瞪著大眼睛說道,氣鼓鼓的說道:“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洪承疇和楊鶴不仁,想謀害咱們一個根本不出名的小山寨,那麼咱們便反了得了。”
張不凡搖搖頭,頗為無奈的說道:“時機不成熟,不可。”
既然決定了和官軍拼一把,李棟便和李衛沿途尋找適合設伏的地點,最後選在了這座烽火臺,正好將這一切嫁禍給韃子。讓最近猖獗的要死的韃子,替自己背黑鍋,當然前提是自己能活下去。
李衛是官軍的小旗,這些年在西北,早就對西北的形勢瞭如指掌,他建議在這裡動手,是因為這烽火臺為明官軍控制,大家在這裡設伏,具有突然性,很難給官軍反映的時間。而且這裡易守難攻,相對比較安全。
這方圓十數里沒有任何人煙,而且烽火臺的孩子們已經被李棟收買,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出賣李棟,所以官軍只能沿著路上黃驃馬流出來的糧食作為線索,不停的前進。
除了這些還沒有長大的半大孩子,李棟能動員的只有身邊這幾個人,這些人要麼是李棟的生死弟兄,要麼就是父輩的兄弟,都是與黑風寨的利益緊密相關,又把李棟作為他們的首領,他們的忠誠根本不用懷疑,而且過慣了在刀口上過活的日子,根本不會有懼怕。
眾人本來準備愉快的回到山寨,那裡會想到官軍會沿途追來,無奈之下,只能設伏,不然最終會將敵人引回山寨,造成一場浩劫。
“等會官軍來了,大家儘量用滿語溝通,務必麻痺敵人。”
殺官等於造反,此時的李棟已經在西北傳開了,最年輕的千戶大人,如果被傳出殺官的話,不單單會引起軒然大波,而且李棟很可能繼續接受官府無休止的圍剿。
此次伏擊,大多數武器都是出發前便已經帶好的,英格蘭長弓三把,大刀長槍若干,李棟非常想使用火銃,如果有連珠銃或者魯密銃更好,但是可惜李棟沒有這玩意。
太陽越來越低,李棟幾人靜靜等待,已經到了戌時,李棟聽到了漫山遍野的馬蹄聲,洪承疇的追兵真的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