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

第62章 人人敬仰的“胡老爺”

因此,胡惟庸也難得地安分守己地待在禮部。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最終的放榜名單,必須得到胡惟庸的認可。

案首看似簡單,實際上背後的責任並不小。

不過,胡惟庸對此並不太在意。

因為他只需負責應天府本地的童子試。

大明其他地方都是由當地縣令負責的。

至於為什麼應天府有自己的知府,卻要把童子試的任務交給胡惟庸?

呵呵,這正應了那句老話。

前世作惡,附郭省城。

十世作惡,附郭京城。

應天府作為京畿重地、大明首善之區,六部三司以及整個大明朝廷都設在這裡。

那麼,為朝廷選拔賢才的權利,自然不會被禮部放過。

就在眼皮子底下的好處,如果還不把握住,那就枉費了禮部尚書比應天知府高出兩品的地位。

胡惟庸對這背後的算計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他並不在意。

既然這幾年來一直都是禮部在操辦此事,他自然也就按部就班。

至於應天知府的抱怨,無論如何也抱怨不到他這位主考官頭上。

畢竟,誰都清楚,這件事的決定權在朝堂和禮部高層。

當然,胡惟庸也不會愚蠢到為了推卸工作、偷懶,就把這事推給應天府。

那樣的話,應天知府表面上會感激涕零,但背地裡肯定會罵胡惟庸是傻子。

更別提還會得罪禮部上下。

畢竟,這損害的是禮部的利益。

胡大老爺雖然不怕得罪人,甚至有時巴不得得罪幾個。

但也得看是什麼事情!

得罪學子,敗壞自己在士林中的名聲,那是做給朱元璋看的。

若是得罪了太多同僚,即便朱元璋沒打算收拾他,那些被他得罪過的人恐怕也不會放過他。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誰能經得起這樣的惦記?

胡惟庸正是因為深知這一點,才如此“安分”地工作。

眼看著應天府的榜單和成績都處理完畢,胡惟庸終於鬆了一口氣。

好了,這件事忙完了,下次的鄉試得等到明年了。

到時候可以好好準備一番。

如今已接近年底,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

應天府的院試結果一出,放榜的日子便熱鬧非凡。

考生們這些日子可謂是煎熬至極。

尤其是這次考的還是《論語》!

當學子們事後發現自己連《論語》裡的題目都沒答對時,那叫一個痛苦。

最慘的是那些遇到嚴厲老師的。

碰上脾氣暴躁的,直接上手就打。

不打怎麼行?

自家學生在貢院裡連《論語》都背不出來,這事兒到哪兒說都說不通。

如今兩位夫子湊在一起,開口閉口就是自家學生這次院試的表現。

說白了,胡惟庸這道題竟成了夫子們驗證自己教學水平和學生質量的標杆。

不管平日裡你怎麼吹噓自己的水平,學生連《論語》都背不出來,那你不是廢物是什麼?

老話說“說相聲的盼著死同行”,實際上哪個行業不盼著同行倒黴?

所以這段時間,尤其是那些互相看不順眼的夫子,鬥得那叫一個激烈。

而在外邊受了氣,回去自然繼續收拾自家學生。

不過,再怎麼吹噓,終究還是要用成績說話。

你說你學生學問好,文章寫得漂亮,我說我的徒弟更厲害。

你來我往的鬥嘴不過癮,動手又怕有辱斯文。

到了最後,還是得看科舉放榜的結果。

到了這天,應天府總共八個縣,八個縣同時放榜。

這次放榜時,不僅僅是考生在看。

夫子們乾脆帶著自家學生直接堵在縣衙門口,等著最終的結果。

許多考生都在等著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嘆了口氣。

今年的考生們,可真是經歷了不少波折啊。

(本章完)

---

“陳老狗,哈哈哈,我的得意排名第七,怎麼樣,服不服?”

隨著一陣幾乎失控的笑聲,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夫子,滿臉得意地看著對面的另一個老頭。

那老頭正眯著眼睛,仔細端詳著那張高大的紅榜,根本沒空理會他的老對手。

沒過多久,被稱為陳老狗的夫子突然眼睛一亮,原本平靜的臉上浮現出得意的神色。

他轉過頭,看了眼那位興高采烈老頭,說道:

“張麻子,你這條老狗在這兒亂叫什麼?”

“你還敢說自己會教書育人?”

“得志便猖狂,說的就是你這種人!”

“看看,我家小子不僅中了院試第十一,他那個不成器的師兄還中了第十九。”

“哈哈哈,我三個徒弟參加考試,中了兩個,這不正說明我教得好?”

“至於你那得意門生?”

“呸!他能中第六,那完全是因為他天賦好!”

“你五個學生參考,只中了這一個,還有什麼臉吹噓自己會教書?”

“張麻子,你果然就是個誤人子弟的廢物!”

這兩個平日裡裝得仙風道骨、道貌岸然的老夫子,今天算是徹底撕破臉了,連最後一點面子都不要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