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資本雄厚,誰就拿下內陸經營權!\"
聽到這番解釋,道衍和尚頓時瞭然。
原來是要與朝廷同心協力啊。
沒看見陛下和胡老爺都聯手了嗎?
這下總該明白了吧!
望著道衍裝模作樣的可憐相——
說白了,這和尚精得很,就像賽春馬似的,專挑油水不吃。
否則,他是真怕挨收拾啊!
如今倒好,不僅不用自掏腰包,往後還得多多仰仗胡老爺。
不過經胡老爺點撥,道衍終於醒悟:
原來不是他要發財,是陛下和胡爺賺得太狠,捎帶著官員們分杯羹?
\"所以道衍,現在你該懂了。\"
\"陛下和本官,自然會大賺特賺。\"
\"這錢來得光明正大,靠的是手藝和本事!\"
胡老爺愜意地往後一靠,神態說不出的得意。
手指輕叩扶手,斜睨著道衍道:
\"你要明白,陛下也缺銀子缺得緊啊。\"
\"所以這回,不止番邦外交司要賺錢......\"
道衍和尚聞言微微頷首,目光落在胡大老爺身上有些恍惚。
他並非愚鈍之人,恰恰相反,他的心思格外通透。
正因如此,他瞬間就明白了這話中深意。
簡而言之,胡大老爺這是要與聖上以私人名義聯手經營了。
老天爺!
這簡直是駭人聽聞的驚天秘聞。
堂堂大明開國君主,竟要以個人身份與臣下合夥經商?
單是這句話擺在尋常人面前,就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這早已超出了君臣情誼的範疇。
縱使君臣再親近,終究是君是君,臣是臣。
可如今這算怎麼回事?合夥?!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殊榮!
當真是一個臣子能享有的待遇?
說實話,此事若是傳揚出去……哦,根本不用假設,這事壓根就沒打算隱瞞。
屆時莫說朝堂上下,只怕整個大明都要為之震動。
因為這完全顛覆了世人的認知極限。
待胡大老爺又囑咐了幾句悠然離去後,道衍和尚轉瞬就聽到了相關風聲。
果不其然,這訊息驚得眾人頭皮發麻。
但凡稍具見識之人,都能察覺其中的非同尋常。
尤其是那些深諳大明官場規則與階層之道者,望著胡府那樸素的宅門,更覺絕望。
這究竟是何等殊遇?
莫非朱家真將胡家視作姻親?
日後胡家莫非也要列入皇親國戚之列?
此事之所以令人震驚,關鍵在於朱元璋以私人身份合作這一點。
與皇室或宮中將作監往來的商賈不在少數。
正如《紅樓夢》中那般,為宮廷採辦的商賈也可自稱皇商,只是未敢如書中那般張揚罷了。
但這些人,無不是仰仗皇家鼻息,說穿了就是討口飯吃。
哪談得上什麼合作?不過是些乞食之輩。
可胡大老爺截然不同!
他直接跨越了兩重界限!
不僅越過宮中直抵天子,更非乞食,而是與天子他人之利。
由此便可見胡大老爺的非凡之處。
而那些最瞭解朱元璋的淮西勳貴們,此刻愈發不敢開罪胡大老爺了。
他們比誰都清楚這位帝王的脾性。
此番朱元璋與胡大老爺合作的,並非利國利民之物。
純粹是民用之物,擺明了就是要牟取暴利。
談何利國利民?唯有金山銀海!
著實令人眼紅!
淮西勳貴們嫉妒得眼紅,恨不得用腦袋撞牆。
跟著皇上明目張膽地合夥撈錢,還不是替人背黑鍋的那種勾當……
簡直讓人眼饞得要死!
然而,此時的胡大老爺並不輕鬆。
他後悔了!
真是倒了血黴!
這破差事怎麼這麼麻煩!
既然和老朱已經談妥了,接下來肯定要擴大生產。
總不能事兒定了,生意卻遲遲開不了張吧?
那豈不是把胡大老爺和老朱的臉面當兒戲?
沒辦法,胡大老爺只能硬著頭皮籌備起來。
人手、場地倒是不缺的。
畢竟老闆是誰?
毫不誇張地說,這天下的土地和人,還不是他倆一句話的事?
說白了,就是老朱和胡大老爺聯手大幹一場,可胡大老爺只負責吆喝。
此刻,他站在城外的一片空地上,氣得直跳腳。
因為他發現,自己負責的這部分,還真不好辦!
若有人記性好,就該知道胡大老爺曾在工部當過侍郎。
因此,他對工部的匠人和官員還算熟悉。
可如今要擴建一座大規模工坊,他才發現這幫人蠢得離譜!
無論是為了日後省事,還是為了多賺錢,胡大老爺都想一步到位,建個高產的大型工坊。
然而,他把要求和關鍵點掰開了揉碎了講,那些匠人和官員卻像榆木疙瘩一樣,死活聽不明白。
氣得胡大老爺差點當場吐血!
他當然清楚,這些人沒經歷過工業時代,壓根不懂如何大規模生產。
在他們眼裡,提高產量無非是多僱幾個匠人。
什麼統籌安排、生產流程?聽不懂!
更別提流水線和質檢了。
這些人只知道死守秘密,絕不多嘴,可執行起來卻一團糟。
胡大老爺差點當場氣暈!
不過,唯一讓他欣慰的是,保密問題算是解決了。
這些人全是朱元璋下旨讓錦衣衛查過三代的。
不可靠的,根本進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