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到了省城,同樣要面對住宿的問題。倒不是說省城住不下這些考生,而是省城居,大不易啊!
客棧的費用,只有比府城更貴的!
當然,各府的考生也可以去找自己的同鄉會館住宿。但是同鄉會館條件比不上客棧不說,房間也有限,沒有一點人脈關係的,還爭不上呢!
姜豐自然沒有去同鄉會館和別人爭。他如今寫了幾本長篇小說,又都是暢銷書,光是稿費就令他囊中豐厚了。
衡川府的考生都聚居在城北的一家客棧裡,這家客棧的東家和掌櫃都是衡川府人,到處是熟悉的鄉音,大家心裡也踏實些。
到了八月,關於鄉試的種種規定也出來了。比如具體入場時間、出場時間,這些都是要牢記的。
另外,鄉試是自帶食物的。
“難道不怕帶食物的夾帶作弊?”有考生就嘟囔:“我聽說有些厲害的,就是米粒上都能寫字!”
“在米粒上寫字的,也得有個西洋鏡才能看得清吧?西洋鏡是不能帶進考場的,你放心!”另外一個考生就說道。
西洋鏡指的是放大鏡。
施倫說道:“這是為了防止有考生買通伙房的人作弊。讓考生自帶食物,檢查是很嚴格的,你要是帶了糕點,都會給你捏成粉末。”
施倫的父親就是知府,一步步科舉考上去的,很懂行。
大家聽了也都理解了。
反正規矩都是一視同仁的,又不是隻針對自己一個!
至於說規矩不合理?
還沒考上舉人呢,哪敢對鄉試規矩說什麼?就算中舉了,讀書人等級分明,豈敢輕易說上官的不是?
又臨急抱佛腳地緊張了幾天,到了考試這日,姜豐就帶著烙得乾乾的麵餅、水煮蛋、肉脯去考場了,考場上清水是有的,吃這些東西正好。
檢查比院試時更嚴格,特別是食物這個環節,所有人的食物都被衙役的黑手捏得髒兮兮的。
姜豐是個小機靈,麵餅和肉脯都提前切得碎碎的,就快成粉末了。
衙役看了他一眼,倒是沒再下手捏他的食物,食盒是個藤籃,一眼看盡沒有夾帶,把他放了進去。
姜豐看著,其他東西且不說,水煮蛋都被敲開了檢查。
他實在想不明白,雞蛋裡面還能怎麼作弊?
前面的考試都需要請廩生作保,鄉試反而不用廩生作保了。因為秀才已是有功名的了,可以互相結保。考生結保都要選信得過的人,畢竟一人作弊,其餘五人連坐!
姜豐結保的都是府學同窗,人品可信的。
接下來又是搜身檢查,當然也是沒有隱私和人權可言。大抵在檢查的衙役眼中,這些秀才公也都是一塊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