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開建一地,穩穩當當的,簡直如同濁世中的一股清流、泥濘中的一朵奇葩,太引人注目了。
巡撫大人的摺子上,也將姜豐誇了又誇,提起他“親下村莊,與災民同吃同住”、“號召鄉紳,共襄盛舉”……等十多條舉措,直把其他受災地方的知府比到了泥裡。
姜豐才離開京城多久?朝廷裡記得他的人多著呢!內閣的大人們看了這樣的奏摺,不過微微一笑,順著上意表彰一下就是了。
反正姜豐已經被貶去窮鄉僻壤了,就算做出點政績來又怎樣?只要他們不讓他上來,他就上不來!官員的考核、升遷的權力,都在他們手上呢。
但是,有些人就是看姜豐不順眼,特別是姜豐在督察院的一些前同事。
就有人聞風上奏,彈劾姜豐“勒索鄉紳、橫徵暴斂”、“濫用刑罰,逼死人命”,甚至“收買民心、圖謀不軌”,同一件事到了他們嘴裡,就把姜豐說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
內閣門的大人看著上頭神色不明的皇帝,沉默不語。
督察院一向獨立於六部之外,監察百官,本該客觀公正,但不知受何人指使,先是要和鄭閣老過不去,後來又和姜豐幹上。
對於鄭閣老來說,既然督察院的人這麼不識趣,就讓他們和皇帝對上好了,最好把皇帝惹惱了,重新換一撥識相的人。
皇帝在御座上,聽著這個監察御史慷慨激昂地陳述著姜豐的十宗大罪,和嶺南巡撫章成賀的表彰奏摺一對比,簡直荒謬可笑。
等御史說完,皇帝語氣平靜地說:“蔣卿言下之意,嶺南巡撫是有意包庇姜豐了?”
巡撫是一方封疆大吏,背後牽扯甚多,御史蔣蘆只是和姜豐有舊怨,卻不是要和章巡撫對上,此時就說:“想來是姜豐巧言令色,矇蔽了章巡撫。姜豐此人,在督察院時,臣與之共事,就知其人奸滑,最會欺上瞞下。”
皇帝的嘴角勾起了一絲笑容,說道:“這麼說來,朕也是被他矇蔽了。”
這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卻是將支援姜豐的態度表露無疑了。蔣蘆嚇得立刻跪倒在地上,戰戰兢兢不敢多言。
皇帝沒有再看他,而是說道:“兩廣受災嚴重,又有數個州府發生了民亂,朕心中甚是憂慮。就由督察院與東緝事廠共同派出人選,前往兩廣監察。嗯,蔣御史既與姜豐相熟,就由你去吧!如此,爾等可信服?”
“陛下英明!”眾臣立刻應道。
督察院本來就有監察百官的職責,每年都會派出監察御史,或是明察或是暗訪,到各地查訪百官可有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之事。
如今派他們前往兩廣,正是職責所在。
而東緝事廠,是由前朝傳下來的一個官署,由皇帝寵信的宦官擔任首領,集監察、審理於一體,只對皇帝負責。
由督察院和東緝事廠共同派出監察組,這是為了防止一方帶有偏見或是徇私了,既能堵住檢察院的口,又能維護姜豐。
明白人心裡一想,都暗歎,這姜豐好運道,竟能得陛下如此維護。
而蔣御史,則是面如死灰。過一會兒,又咬牙切齒,心想這趟嶺南之行,務必抓住姜豐的馬腳,就算沒有,也要有!
三更來了!感謝“小當家0o”打賞的“不明物體”“催更符”“神來之筆”;煮茶沐陽依竹椅的“催更符”“神來之筆”;快樂的春曉的“催更符”“靈感膠囊”;暗月劍2019、紅紫796的“靈感膠囊”;大浪淘沙的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