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對死刑案件稽核嚴格,即使是犯了大罪,判了死刑的,卷宗都要送到刑部,由刑部複核後,秋後問斬。
“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
古人認為,春夏應該慶祝和行賞,秋冬才可懲罰和行刑,有些人運氣好,還沒到處斬的時候,就碰上了大赦,除了十惡之罪,都可以得到赦免,不用死了。
換句話說,姜豐沒有權利擅自處決犯人。
看到房渡等人猶豫地看著自己,姜豐微微一笑:“將犯人帶到菜市口,每人重打五十大板,允許百姓觀刑,以儆效尤!”
房渡鬆了口氣,打板子啊……這還說得過去,不過五十大板下去,天氣炎熱,又得不到醫治,傷口發炎潰爛,也是凶多吉少。
但那就聽天由命了,只要不是“處決”,在律法上就說得過去。
雖說五十大板的處罰過重,但是非常之時,用非常之刑嘛!
第二天,獄吏押解著幾個犯人,衙役敲著鑼在前面開道,一路喧鬧著往菜市口去。
百姓都是愛看熱鬧的,此時洪水剛退去,百廢待興,眾人心裡都抑鬱著一口氣,難得有這樣犯人遊街的熱鬧看,閒著沒事的人都跟著。
不一時就帶到了菜市口。
姜豐和房渡一早就坐在了刑場的高臺上。此時菜市口上,還殘留著一層淤泥,幾根杆子高懸,上面掛著白帕,這都是砍頭的標準場景,也就差個滿臉橫肉的劊子手橫刀而立了。
百姓們議論紛紛“這是要砍頭?還沒到秋天呢?”
“那幾個殺千刀的,趁火打劫呢!大家遭了災,已經夠可憐的了,這幾個狗殺才還要去偷去搶。”
“可不就是……該死的!”
安置點的災民也在官兵的組織下來觀刑。一些受害者就朝那幾個犯人吐口水、破口大罵,而一些本來就心虛的人,目光閃爍著,心裡七上八下。
那幾個犯人本來還老神在在的,不就是遊街嗎?反正他們本來也沒什麼臉面的,被人看兩眼、罵幾句,也不痛不癢的。
他們有些人平日就是遊手好閒的,都是慣犯了,知道他們犯下的這點事,無非就是吃幾年牢飯,出來後又是一條好漢。
直到他們被押解到菜市口,看到高高階坐的官老爺,還有兩排持著殺威棒的衙役,再看到那高懸的白幡,終於知道怕了!
一個個高喊起來:“老爺饒命啊!我就是偷了十兩銀子,罪不至死啊!”
“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歲小兒,求大老爺饒我一命吧!”
“小人糊塗豬油蒙了心,做了錯事,再也不敢了!”
這些人一個個癱軟在地上,被獄吏拖進刑場,直如一灘爛泥。
無論這些人哭喊什麼,姜豐都沒有任何動容。因為……植貴不翻譯,他聽不懂!呃……看來得儘快學習開建話了……
縣令房渡悄悄看了姜豐一眼,心裡暗暗佩服,那些人痛哭流涕、似有悔改之心,難得姜大人年紀輕輕,卻這樣鐵石心腸!
這裡畢竟是房渡的地盤,姜豐微微抬手示意,由房渡發言。
房大人清了清嗓子,用官話和開建話分別說了一遍幾人犯下的罪行,最後宣佈,這幾個人打劫、騷擾災民,實在可惡,當從重處罰,每人重打五十大板!
幾個身材高大雄壯的軍士出列,兩人一組,每人拿著一根厚重的“水火板”,滿臉殺氣地朝那幾個人走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