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奚僮四喜擔心地看著曾漁,生怕少爺承受不住謝子丹的冷嘲熱諷,少爺好強、要面子,這回落榜痛苦至極,昨夜就差點尋了短見,這個謝子丹卻還要這樣落井下石,真可惡啊——
“我家少爺昨夜在能仁寺投宿,能仁寺那破房子突然砸下根木頭,把少爺脖子砸傷了——謝六公子,你家是開生藥鋪的,有沒有什麼好的傷藥?”
四喜頗為機靈,知道為少爺掩飾。
謝子丹放聲大笑,瞅著曾漁頸間紫痕,譏諷道:“木頭砸的,什麼樣的木頭能把人脖子砸成這樣?若說是騎在驢背上突然栽下來,恰好被韁繩勒住脖子,這還比較可信,四喜,你這傻小子,撒謊都不會啊。”說話時,兩眼一直斜睨著曾漁,滿是嘲弄戲謔之意。
這嘴臉可憎啊,曾漁很想一巴掌抽過去,他伯父撼龍先生除了會風水術外,還精通劍術,江西堪輿師為謀生走遍大明兩京十三省,不會幾下散手如何防身,曾漁自幼是作為堪輿師被培養的,八歲開始修習八段錦導引法,九歲開始練劍,雖然最近兩年因為求功名心切而荒廢了武藝,但對付謝子丹和兩個轎伕應該不在話下——
可是打傷了謝子丹又該如何收場呢,畢竟是生活在人間,不是亂世三國更不是玄幻異界,殺伐果斷、快意恩仇固然痛快,但要考慮到後果,他還有寡母幼妹要他照顧,目前他無錢無勢,不忍又能如何,問:“謝兄,我與你有仇?”
謝子丹一愣,隨即笑道:“你我是姻親,哪裡有什麼仇,愚兄這不是關心你的傷勢嘛,這樣吧,你隨我到我家藥鋪,我讓人給你診治診治,如何?”心想:“曾漁在本縣薄有虛名,所以這個醜要讓他出大,讓縣城的人看看當年的神童現在這副尋死覓活的醜態。”
曾漁豈不知謝子丹的心思,道:“不必了,渡船過來了,告辭。”拱拱手,邁步走向河邊。
謝子丹大為不爽,曾漁落榜了竟還這麼神氣活現,不是應該滿面羞愧、俯首無語的嗎,就又跟過來道:“賢弟慢走,我方才遇到蔣元瑞蔣兄,蔣元瑞這次取在第三十九名,我們東巖書院這次只有他和吳春澤二人進學,蔣兄要在縣城三江酒家宴請東巖書院諸位同學,特意叮囑我趕來請你務必赴宴,哈哈,蔣兄對九鯉賢弟依然很看重啊——賢弟請看,蔣兄來了。”
遠遠的蔣元瑞乘著籃輿過來了,渡船這時已經靠岸,四喜不想九鯉少爺被這些人冷嘲熱諷,趕忙牽上黑驢,說道:“少爺,船來了,我們渡河吧,不然天黑前趕不到家了。”
曾漁要走,謝子丹當然不能硬拽住,當下大聲道:“蔣兄,蔣兄,曾九鯉在此。”又對曾漁笑道:“蔣兄已到,賢弟何至於退避三舍呢。”
那邊蔣元瑞已經聽到謝子丹的叫喊,坐在籃輿裡就是一陣大笑,笑過之後高聲道:“九鯉小友,身體無大礙吧?請到三江酒樓小飲兩杯如何,愚兄這次進了學,以後就不會再到東巖讀書了,我們同學一場,理應歡聚痛飲一番。”
大明朝士紳稱呼生員為朋友,稱呼童生則為小友,表示生員要高出童生一等,蔣元瑞昨天才透過提學院試,都還沒去游泮拜孔子呢,就稱呼起昔日的同學為小友了——
曾漁對四喜道:“請艄公等一下,我與同學說幾句話。”
年過三十、黃胖無須的蔣元瑞下了籃輿,走過來打量著曾漁,又是一陣大笑,說道:“九鯉小友,還記得半月前夏先生說的話否?”
——但凡有利益爭奪,就有勾心鬥角,在東巖書院求學的三十多位童生寒窗苦讀哪個不希望進學補生員,但廣信府五個縣每三年才有四十來個生員名額,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東巖書院的夏兩峰先生幾次三番誇獎曾漁說必補生員,這給曾漁拉了多少仇恨哪,夏兩峰先生是讀書讀迂了不知人情世故的老儒,少年曾漁呢,難免恃才自傲,若曾漁此番考中了,那就什麼事都沒有,東巖書院的同學見面只會笑臉奉承,但現在曾漁落榜了,蝨子就爬出華麗的袍了,往日對曾漁不滿的同學就要發洩怨氣,謝子丹、蔣元瑞就是其中之二,蔣元瑞原本學業平平不被夏兩峰看好,這次卻意外高中,當然是意氣風發,科場得意了若不在同學舊友面前炫耀,那同樣是錦衣夜行,所以蔣元瑞要擺酒邀友慶賀,曾漁是必請的——
曾漁看著得意洋洋的蔣元瑞道:“夏先生說你的八股文義理割裂、尚未貫通,怎麼,蔣兄不服氣?”
蔣元瑞是來看曾漁笑話的,沒想到曾漁竟還敢這麼說,登時就惱了,冷笑道:“一個鄉村腐儒,懂得什麼義理文章——”
曾漁喝道:“休得無禮,你才進學,就敢這樣詆譭自己的老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