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客

第12章 先過老夫這一關

老鄉紳呂懷聽曾漁道明來意,皺眉道:“曾世兄,你參加了本月上旬的廣信府院試,不比因故未到的考生,沒有理由申請補考啊,而且就算因故未到,提學也很少會同意補考,因為此例不能常開,不然將致非議。”

曾漁當然知道申請複試的艱難,長揖道:“晚生不幸,家宅不寧,兄弟不親,不得已攜寡母幼妹漂泊謀生,若能補生員,那麼無論是做塾師還是為人書記都頗方便,懇請老先生成全。”

呂懷笑了笑,說道:“曾世兄何以料定自己補考就能中式?”

曾漁不自卑也不自傲,侃侃道:“晚生讀書頗知刻苦,八歲已能作八股,更慕古文詞,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多有涉獵,自來場屋屈才,晚生正是受屈者,敢請老先生驗證。”

呂懷沉吟片刻,說道:“那好,我出一題,你當場作文,若果然有才,老夫會為你投書黃提學,當然,黃提學肯不肯同意你補考暫且另論,你先過老夫這一關,老夫不能輕易為人作薦書。”

曾漁慨然道:“就請呂老先生命題。”

呂懷捻著白鬚道:“老夫不出四書題,也不出五經題,老夫要你代作一篇‘重建永豐縣城記’,這是斯知縣要老夫作的,要勒石立碑紀念,你若作得好,就算黃提學不肯讓你補考,老夫也會薦你到本縣禮房做個文書,孝養母親、撫育幼妹應該不難,如何?”

曾漁道:“多謝老先生,晚生知道修縣城的事,但未知其詳,不知老先生可有此次重修縣城的相關說明文字,晚生要先了解才好作文。”

呂懷點頭道:“有,你隨老夫到書房來。”

曾漁跟著呂懷來到書房,呂懷取了一些知縣斯正送來的文字資料給曾漁閱覽,又道:“紙筆都在這裡,你慢慢構思,老夫先去看看小孫。”

呂懷來到天井右側的廂房,見長孫呂德清已經睡下,呼吸平穩,不再輾轉反側呻吟叫痛,呂懷這才放心,從管事那裡得知曾漁帶來的書僮還在門廳候著,便走回書房對曾漁道:“曾世兄,讓你那小僮先回去報信,免得你母親掛念,這碑記一時三刻也作不好。”

曾漁在磨墨,說道:“不必了,免得童子夜深奔波,晚生已有構思,當能援筆立就,請呂老先生指教。”說罷開始提筆作文。

呂懷就負手立在書桌邊看曾漁書寫,只見曾漁寫道:

“嘉靖己未夏,兩廣閩浙盜起,延蔓東南,劫庫藏、縱囚獄、殺官吏,士民橫罹鋒刃。巡撫都御史柏泉胡公,乃審山川扼塞,舊無城池可守之邑,疏請而盡城之。所屬江右十有三郡,凡為城者十九。按永豐隸信州,去城五十里,由仙霞而東,當浙西戶;由盤亭而南,為閩之北門;萬山聳簇,原如長蛇,嶺如天塹,直有一夫當關萬夫不拔之險。故其地雖當兩省之衝,達官忠貴人不由、舟車兵旅不入,信東南溪山一絕境也……”

看到曾漁一筆清健的小楷,呂懷暗暗點頭,這一筆好字就不錯,記文開篇寫得也曉暢明白,有唐宋古文八大家曾鞏之風。

曾漁落筆極快,好似宿構,洋洋灑灑又寫了數百字:

“——夫三關者,東南閩浙之咽喉也。方今東南之勢如病瘴,舍其咽喉不治,而曰我以安知恬養生,豈其道哉!識者謂胡公城永豐,與春秋之城虎牢,其義一也。初,公城豐檄下,令尹斯君正,集民庭下,宣諭公德意。豐民父老,無弗歡呼感泣,願為竭力就功。令尹乃筮日慮事,授徒役、布財用、具餱糧、伐磚石,以是年八月經始,明年八月竣事。城周圍九百四十七丈,趾廣一丈八尺,加雉碟六尺。為門四,別為小門二。城內周圍為馬道,外鑿濠池,長於城等,約費銀一萬八千餘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