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唐

第49章 048 勞動力缺口

白南給趙大嶺沏上茶,放下暖壺,說道:“大家各有勞動分工吧,有些行業還是比較輕鬆的,但是像是農業部這樣大上快上,鐵了心要把加州打造成魚米之鄉,工業部又這個上完想上那個,什麼鋼鐵、石油、化工、機械、汽車,一個都不想放,自然對於勞動力的需求上升到一定層次了。”

趙大嶺苦笑道:“可是薛嶽和梁振海兩人誰都沒錯,咱們糧食豐產,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也不用再擔心食物短缺了;鋼鐵等一系列的工業完成,咱們才能真的成為工業強國,面對西方列強們立於不敗之地。”

“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這句話也算是至理名言了,我們三個支點哪一個都不能缺腿。這其實就是三大產業持續發展相互促進的關係,其實我們如果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發展得迅速了,那麼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大唐內部的消費力根本不足以消化幾十萬噸的糧食以及各種工業製成品,所以我們不得不像工業革命時代的西方列強一樣,去開闢自己的市場。”白南說了自己的看法。

趙大嶺嘆口氣,道:“西班牙估計年內都不會給我們什麼回覆了,我們跟西班牙的邊界談判,還是一場持久戰呢。而且,像巴卡萊利這樣的殖民地總督,有著很強的貿易保護主義,一定會限制我們的產品進入他們的殖民地的。而我們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嗎?東邊十三殖民地正在準備獨立,英國人和荷蘭人似乎也沒有這麼大的運力來幫我們解決剩餘產品的問題。”

白南帶著微笑,拿起了趙大嶺辦公桌上的地球儀,轉了一圈,然後指定了一個地方,道:“這裡才是我們的出路。”

趙大嶺一看,白南指的正是中國的位置。

白南繼續說道:“我們勞動力的缺乏,可以從清國運來大量的勞動力,在十九世紀,大量的華人下南洋討生活,更有幾十萬華人不遠萬里來到北美,做工、洗衣、修鐵路。其中,南方客家人屬於天性具有闖進,富有探險家氣質和殖民者特性的族群,對於大部分華人來說,安土重遷是大陸農耕民族在開闢生存空間中一個嚴重缺陷,但是客家人卻不斷地在向外拓展。他們在千年前從北方遷到南方,後來又拓展到全球,如果我們可以開出良好的條件,相信能夠吸引大批客家人來到大唐生活的。”

趙大嶺看了一眼白南,呵呵笑道:“你是不是還想,清國雖然是小農經濟,但是畢竟有三億人口,而且對於我們生產的各種產品都具有一定的需求,可以為我們本國的商品提供充沛的市場。”

白南笑著點頭承認:“正是如此。”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我們面對的不是風氣開放的唐宋時期的中國,而是腐化守舊,保守而排外的大清朝呢?你所說的華人不斷向外遷出,以及外國商品在中國境內的行銷,這都是事實,但是那都發生在中國的國門被開啟之後,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羞辱了金錢鼠尾的統治者,然後才讓自己的商船得意停靠中國港口,才得以讓商品在中國銷售。那現在的清國,仍舊處於國力比較強的時候,而且難道我們還真的要跟英國佬一樣,炮轟虎門,然後打一場鴉片戰爭嗎,變成自己祖國的侵略者嗎?”

白南有點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道:“如果有必要的話,一場對清國的戰爭也不是不可以打。”

趙大嶺一抹額頭,說道:“你還真打算跟清國打仗啊,你怎麼不想我們這十三萬人口,三千來號士兵,直接把大清朝給推翻了呢?”

白南又道:“說不定真的能夠辦到呢。”

趙大嶺看著白南認真的樣子,說道:“你這小子不是真得了失心瘋吧。”

白南舉起手指數道:“第一,我們擁有比清軍先進幾百年的武器,而且我們對於清軍的把守也都有相關情報;第二,清朝落後的組織形式和脾性,使得我們不需要一口氣將其推翻,只需要慢慢蠶食,先不斷滋養自身就好;第三,我們是漢人,僅這一條,就已經很關鍵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