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屍衣

第四十二章 藥方

寒生躺在黑暗之中,不知道時間幾何,感到寂寞難耐,他一骨碌爬起來,撳亮手電,從懷裡掏出那本《屍衣經》來翻看。

這劉伯溫真不愧為一代易學大師,不但從陰陽五行萬物類相對人體闡述得如此透徹,細微之處更是妙不可言。例如在《男篇》中講到陰陽錐時,這樣解釋道,面上鬍鬚乃男人象徵是為陽,下體陰毛不見光為陰,此二者極俱辟邪之功效,童子尤甚。三十年童身之陰陽錐可破一甲子邪物修真之功力,四十年童錐破兩百年邪功,五十年童錐破五百年邪功,一甲子童錐則破千年邪功矣。

啊,此淫褻之物竟有如此功效,實乃耳目一新。

正看到妙極之處,“啪”輕微一聲響,手電筒的燈泡燒爆了,四下裡重又陷入了一片黑暗。

唉,這下壞了,如何打發這漫漫數天的寂寞?

“吱吱”,寒生扭頭看去,黑暗中是陰蝠首領在召喚他,紅紅的眼睛眨呀眨的示意跟牠走,反正無事可做,就去看看也好。

寒生跟隨著首領鑽過了幾個溶洞和一條長長的甬道,前方竟然現出了綠色的熒光,走近前發現熒光來自甬道盡頭的這個溶洞。寒生跟隨進了溶洞,竟然裡面綠瑩瑩的光可照人,細看之下,原來石壁上散落鑲嵌著些發著綠光的石頭。寒生摸了摸,感覺涼涼的,看得出它們是天然生就的,很可能在遠古地殼運動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

寒生知道,這螢石經過打磨之後就是夜明珠,是非常值錢的東西,而且這麼大個是極為罕見的。不過這東西對於自己倒也沒什麼太大的用處,用其來閱讀卻是不錯。

流水聲來自石壁下,也是一道暗河,水流湍急,寒生跪在水邊掬起兩捧水至嘴邊嚐了嚐,甘冽清甜,潑到臉上,人也精神了許多。

他坐在地上,湊著熒光翻開《屍衣經》,字跡清晰可辨,寒生大喜,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陰蝠首領知趣的悄悄退出,一會兒派來些小陰蝠送來了許多水果。

寒生一面如飢似渴的閱讀《屍衣經》,一面餓了吃水果,渴了喝山泉,困了就睡,睡醒了接著看。就這樣也不知過了多少天,終於將整本《屍衣經》融會貫通,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寒生站起身來,腦袋裡卻是一陣眩暈,隨即向前撲到在石地上,《屍衣經》脫手而出,掉落進湍急的暗河裡……

幾天日以繼夜的不停閱讀,又只是充飢些青澀的水果,寒生的體力明顯不支,所以,剛一起身,便是一陣眩暈。

“經書……”他伸手幾抓沒夠著,經書隨著激流沖走了,從此,中國古代唯一的一本辟邪奇書《屍衣經》就這樣失傳了,天下間再也沒有第二個人看見過這本奇書了。

寒生清醒過來,嚇出了一身冷汗,此書墨跡經水浸泡必毀,可惜呀可惜,劉伯溫儲存了600年的手跡毀在了自己的手裡,他的心裡實在是痛惜不已。

今天是第幾日了?他想起了天蠶,裡面療傷的山人也不知怎樣了。

寒生低頭在地上找到了塊不大的鐘乳石,拿在手裡掂了掂,然後走到石壁前,往下連敲帶打著一塊綠色的螢石,別了兩下,只撬下來一小塊發著綠光的螢石,有鵝蛋大小。

寒生手裡託著螢石,走出這個溶洞,綠瑩瑩的光芒對映下,可以勉強看得見四周的景物,起碼可以充當手電光照路了。

陰蝠首領這幾日一直陪著寒生,此刻在前面帶路而行,約摸一個時辰左右,回到了天蠶洞。

天蠶裡面發出了響亮的鼾聲,寒生知道,山人的內傷已經好了。他拿著螢石,綠芒光射進天蠶裡面,山人叔叔滿面紅暈的抱著長滿白毛的劉伯溫遺體睡得正香……

寒生笑了,他終於治好了山人叔叔,蘭兒的親爹,他們一家人要團聚了,《青囊經》又一次的發揮了奇效。

“山人叔叔。”寒生輕聲呼喚著。

吳楚山人慢慢的睜開了眼睛,迷茫的眼神尋找著綠芒的來源,彷彿對不準視距般。

“山人叔叔,你終於醒啦,我扶你出來。”寒生高興的伸出手來。

“啪”的一聲,吳楚山人的手猛地扣住寒生的手腕,如鋼鉗一般,痛得寒生“媽呀”的大叫起來。

“你是何人?是否皇上派你來毒害於我?”吳楚山人警惕的語氣道。

“山人叔叔,我是寒生啊,你睡糊塗啦?”寒生大聲叫道。

“寒生?你是都察院的人還是左丞相府的人?”吳楚山人喝問道。

“我,我是南山村的人啊。”寒生也被突然一問給搞糊塗了。

“南山村?是南田吧,青田縣南田村,你是我劉家的那一房?”吳楚山人鬆了口氣,同時也鬆開了手。

“山人叔叔,你,你是……”寒生幾乎哭腔著說道。

“老夫劉基是也……”山人答道。

寒生後退幾步,心想壞了,莫非這天蠶裡不但可以療傷,而且還可以儲存人的生物磁場?想這劉基劉伯溫已經死去600年,他的生物磁場竟然不散,而且在山人叔叔昏迷的時候侵入了體內,把他變了個人一樣。

《青囊經》上只是說,天蠶可以療傷,並未提到原先就有人在裡面會如何,現在出了這種事情,他們一家人又怎麼可以團聚呢?

寒生這下可慌了神了,他反反覆覆回憶《青囊經》,經中從未提到過出現了這種情況的處理藥方。

“太極覆太極,青田未有期。天蠶重現日,屍衣伴君行。”吳楚山人口中吟著那首偈語,縱身躍出了天蠶,看那身形,確是山人的以往的武功姿勢,看樣子,山人叔叔除了腦袋以外,其他的仍是吳楚山人。

“很久沒回青田老家啦,應該回去看看啦。”吳楚山人自言自語道。

寒生靈機一動,自己有些不解的東西可以問問劉伯溫呀,這可是天賜良機。

“劉伯……請問軍師,自從您詐死瞞名離開青田到這裡,就一直隱身臥龍谷嗎?”寒生問道。

“老夫知道皇上非要置我於死地,所以不便再露面,恐傷及青田劉氏一族。”吳楚山人嘿嘿笑道。

“有一天,朱元璋母親的貼身丫環入臥龍谷中與您談了一次話,都說了什麼,以後她再也沒有來過谷中了。”寒生又問。

“我們談及洪武皇帝雖有很多不是,但他畢竟重農工,體恤百姓,剝皮實草,嚴懲貪官汙吏,若是易主,未必做得更好,所以也就算啦,太極陰暈留待後世去了,大概就是這樣吧。”他解釋說。

“請問,《屍衣經》是您寫的吧?既然是信物,為何還留在天蠶內?”寒生疑問道。

“《屍衣經》乃老夫畢生心血,豈可妄留世間?萬一為歹人所得,必將危害蒼生,因此既然只是做為一件信物,就留給他們一本假的就是了。”山人笑道。

“我想再問問,天蠶是個什麼東西,您怎麼會藏在其中,而那天蠶殼卻是完整的呢?”寒生提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