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第92章 《》同人:瑪雅人的維秘女郎(九

(九)虎頭蛇尾的維京終曲

正當深陷於尤卡坦半島南部熱帶雨林中的“不列顛十字軍”,先是被各種五花八門的熱帶病慢慢打倒,然後被前來討伐叛逆的瑪雅親王馬吉祥撿了便宜之際,如今散佈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沿岸的其它維京海盜團伙,也同樣飽受熱帶病的摧殘和折磨,很快就再不復渡海入侵之初的囂張氣焰。

在這裡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熱帶雨林地區的氣候溫暖溼潤,植物生長迅速,卻很少有古文明出現?

嗯,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專家有著很多方面的解釋和爭議,比如說由於高緯度地區有四季交替,一年當中總有一段缺乏食物來源,需要依靠儲蓄來生存的日子。同時,這種資源的相對匱乏,還會使得族群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從而促使了文明的產生。而終年溼熱的低緯度熱帶雨林地區,則大都以物產豐沛而著稱,早期人類幾乎不用為食物來源問題感到困擾,自然也就缺少轉入定居、從事農耕的動力等等。

但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熱帶地區盛產各種瘟疫。那些熱帶雨林中的瘴毒蛇蟲,古人都還有辦法可以解決,但是一些透過蚊蠅傳播的傳染病,以古代的醫療技術條件,卻沒那麼容易防範了。

一般來說,當人類還沒有進入農業時代,依然只是一個個四處遊蕩狩獵的小型原始部落之時,由於人群規模小,互相交流少,通常不太容易爆發大規模的傳染病。但是一旦人類開始定居和農耕,開始出現人煙稠密的城市和鄉村之後,瘟疫傳播的問題也就隨之迅速加劇。

由於醫療技術落後的緣故,如果是在溫帶地區的古文明,鼠疫、霍亂等瘟疫確實會造成人口的大規模死亡,但是傳染性疾病的爆發多在夏天,一旦熬到冬天了,發病數量會快速降低。然而,在熱帶地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盛夏,同樣的瘟疫,歐洲人只要熬上幾個月,非洲人卻得抗上一整年。

更糟糕的是,由於高溫溼熱的環境,熱帶雨林遠比沙漠和草原更加容易滋生病毒或病菌……

當然,對於熱帶雨林的土著居民來說,由於一代代人的遺傳考驗,能夠活下來的人,多少都有了抵禦熱帶病的抗體基因,能夠耐得住病魔侵襲——遺傳基因不好、扛不住瘟疫的人,早就已經淘汰死光了。

然而,闖入加勒比海的維京海盜,卻是來自於北極冰海的寒帶居民,跟熱帶土著屬於兩個極端,之前既沒有接觸過熱帶病的經驗,也不知道熱帶生活和飲食的各種忌諱。故而一開始在旱季的時候還好,等到進入了暴雨滂沱的雨季,這些曾經一度威風八面的維京海盜,就漸漸地開始成片病倒了。

一開始的時候,維京海盜首領們對此還不以為然,因為即使是在歐洲,像軍隊這樣人員密集、衛生條件惡劣的地方,也是很容易鬧瘟疫的,尤其是流感和痢疾之類,稍不留神就可能有一半的人染上,病倒的人數甚至要超過戰鬥減員。但只要執行了嚴格的防疫措施,注意飲食和休息,應該就能控制規模。

但問題是,很多熱帶病並不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不是跟飲水和食物有什麼問題,而是依靠無孔不入的蚊蟲來散佈疾病,然而維京人對此一無所知。更要命的是,由於體質上的不同,來自北方寒帶的維京人,對熱帶病的免疫力極差,凡是染上黃熱病或登革熱的病患,死亡率居然高達九成以上!

此外,還有不少維京海盜因為睡了土著婦女,而染上梅毒的:在梅毒的發源地加勒比海,當地人對它已經有了抗體,只能算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面板病,致死率並不高。但是,對於從未接觸過梅毒的北歐維京人而言,卻不亞於洪水猛獸,通常死的時候全身都會潰爛化膿的不成樣子,連一個完整的人型都沒了。

於是,在加勒比海上肆意橫行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之後,大批維京海盜就在來到熱帶之後的第一個雨季裡,被各種各樣瘋狂蔓延的熱帶病迅速擊倒,讓這些習慣了苦寒氣候的冰海壯漢,變成了趴窩的瘟雞。

——從腹瀉、發熱、上吐下瀉、打擺子、嘔血,到渾身黑斑、面板潰爛,只要瘟疫一旦爆發,各種症狀就在缺乏抵抗力的維京海盜之中蔓延的極快,通常只要幾天功夫,上千維京人就能死得只剩幾十人。隨軍的神父透過祈禱、聖水、讀經、彌撒等辦法企圖消弭瘟疫,結果卻是連他們自己都挨個兒倒斃了。

眼看著上帝耶和華的力量,在新大陸的瘟疫面前似乎不堪一擊,至於那些只會放血、**和鋸掉腿腳的歐洲庸醫,更是連自己都治不好,剛剛還沉浸在飽掠而歸的喜悅中的維京人,一時間全都嚇慌了。

然而,不管他們怎麼向上帝祈禱,疫情依然在迅速擴散。就算他們不顧信仰問題,按照古老的異教傳統,向北歐主神奧丁獻上的活人血祭也沒有用。眼看著連首領們也開始病倒。就算是維京海盜們再怎麼驍勇無畏、漠視生死,也不可避免地人心惶惶起來。少數頭腦比較靈活的維京海盜,試圖強迫被俘虜的摩爾人和唐人給他們治病。但即使是在摩爾人和唐人之中,醫生的數量也是很少的,之前又在戰鬥之中死了一批,剩下的最多也就是能給幾個海盜首領診治一下,由於沒地方蒐集藥材,還未必治得好……

於是,尚未等到雨季結束,維京海盜們就放棄了所有位於大陸上的臨時據點,還丟棄了大部分生病的同胞,以及相當一部分俘虜和財物,撤回氣候相對更好一些的離岸海島上。然而,撤退途中依然險象環生。由於不少熱帶病存在潛伏期的緣故,許多維京人在岸上的時候貌似還好,可是剛一出海就迅速病倒,很快整船人就統統都衰弱的連纜繩和船槳都握不住,只能躺在無人操縱、隨風飄蕩的船上等死。另一些維京海盜雖然沒有在海上瘟死,卻遇見了加勒比海盛夏時節頻發的颶風,來自北方冰海的維京人,對這種陌生的氣象災害缺乏認識,往往沒來得及靠岸避風,就在驚濤駭浪之中粉身碎骨、葬身魚腹。

出於抱團取暖的本能,他們紛紛放棄了剛剛佔據的島嶼和港口,逃回進入加勒比海的第一個落腳點海地島。然而海地島的情況也一樣糟糕。自從遠征軍統帥哈拉爾德中途開溜,搶在雨季和瘟疫到來之前返回新英格蘭之後,這座島嶼就徹底陷入了混亂狀態,十幾個大小首領彼此對立,再也沒有一個能夠拍板的領導者。一邊是各處潰逃回來的維京人紛紛湧入海地島,一邊是島上同樣瘟疫蔓延,每天都有幾百人病死。

於是,聚集在海地島上的維京人,要麼是茫然不知所措地蹉跎時日,要不就是趁著還有點力氣,在海地島上胡亂補充了一些淡水和食物之後,就揚帆北上返回新英格蘭,或者乾脆橫渡大西洋回歐洲。

然而,由於季節不對、風向不順、瘟疫蔓延和唐人戰艦襲擊的緣故,相當一部分人都死在了路上。

總而言之,在這個瘟疫和颶風交加的熱帶雨季裡,前後湧入加勒比海的九萬多名歐洲人(除了作為骨幹的維京人之外,還有不少其它民族的人也被迫或主動參加遠征),除了少數及時抽身離開,趕在雨季前返回新英格蘭和紐芬蘭的維京人之外,其餘的人馬都猶如烈日下的冰雪一般,在加勒比海上迅速湮滅了。

就這樣,等到新大陸幕府的繼承人,墨西國太子馬林溪率領十餘萬新洲唐人諸侯聯軍,從東海望(委拉克魯斯)登船誓師出征之後,卻愕然發現,還沒等他們動手,敵人就已經被瘟疫給打垮了。

十餘萬新洲唐人諸侯聯軍,在揚帆出征之後的主要工作,不過是收復一個個已經被維京海盜拋棄的島嶼和城鎮,插上象徵收復的熊貓旗。或者用蘸了燒酒的布條矇住口鼻,把那些病得爬都爬不起來的維京人驅趕進木屋裡,澆上鯨油焚燒殆盡。甚至還有不少淪陷的港口和島嶼,在他們抵達之前就已經光復了。

比如在陷落的甘泉島(牙買加島),自從瘟疫爆發之後,留守島上的三千維京武士和海盜家眷,在短短五天之內就病死了兩千六百人。原本被扣為人質等著勒索贖金的三位唐人藩主,趁機逃出無人看管的監牢,又煽動島上的上萬唐人俘虜,利用這個機會掀起暴動,輕而易舉地殺光了衰弱得連兵器都握不住的幾百維京病漢,於是在諸侯聯軍抵達之前,他們就收復了各自的領地,還繳獲維京龍頭戰船數十膄。

除此之外,在其它很多島嶼上,原本被維京海盜驅趕出了港口市鎮,被迫退守內陸山寨的藩主和貴族,看到維京海盜遭了瘟神,於是紛紛發起反攻,輕易收復了失地。或是被俘獲奴役的唐人和土著,看到維京人病倒得七七八八,就打翻看守組織暴動,從這些軟了腳的海盜手裡奪回了自己的自由和財產。

當然,也有一些特別倒黴的城邑和市鎮,在被收復之前就因為大疫橫行,而變成了一座無人死城。

最終,在一路基本沒打什麼硬仗的情況下,由馬林溪太子親自率領的新洲唐人諸侯聯軍,順利抵達了維京海盜在加勒比海的最後巢穴:曾經屬於西班牙科爾多瓦王朝的海地島殖民地。

※※※※※※※※※※※※※※※※※※※※※※※※※※※※※※※※※※※※※※※※

被維京人攻陷一年之後的海地島,又一次響起了激烈的戰鼓和震天的喊殺聲。

一望無際的漫長海岸線上,黑壓壓的停滿了大小各異的船隻,無數各種裝束計程車兵就象潮水一樣,鋪天蓋地的從船艙中湧出來,高舉著旌旗和兵器跳進淺灘,朝著岸上猛撲過去。

熊貓旗、白熊旗、黑鷗旗、麒麟旗、八臂修羅旗,各種地域風味的唐人藩國旗幟,一杆杆地在灘塗上升了起來,水手們也開始拆卸起了船上的巨弩和銅炮,準備待會兒搬上岸去轟擊被維京海盜佔據的城寨。

但是,預想之中的戰鬥並沒有打起來。

因為,當氣勢洶洶的唐人大軍,如同海嘯般湧上海地島之後,卻並沒有找到任何維京海盜,反倒是看到在海地島首府埃米爾港的城頭,還有港口泊地的帆船桅杆上,都掛著一面面迎風招展的綠底新月旗。

然後,一邊是雙方兵馬刀槍林立、炮口相對,神情警惕地互相戒備,一邊是身披絲綢長袍、裹著包頭巾的使者策馬奔出城門,跟不知所措的唐人諸侯聯軍將領們交涉起來。

“……是西班牙科爾多瓦王朝的遠洋艦隊!該死的,被他們搶先一步,把海地島給拿下來了!”

一位唐人艦長嘆息著收起他的單筒望遠鏡,憤憤地一跺腳,“……咱們來晚了!這下可沒得打啦!”

——在海地島再次失陷的訊息傳回歐洲之後,神聖布列塔尼亞帝國自然是大喜過望,立刻出兵越過比利牛斯山脈,對陣腳大亂的科爾多瓦王朝,發起了又一輪聲勢浩大的南侵。但是,為了繼續保持歐洲大陸的勢力平衡,防止趁火打劫的神聖布列塔尼亞帝國當真一波暴起,把失血嚴重的西班牙科爾多瓦王朝給直接推下海。由梁公後裔在西亞北非建立的大夏國,以及從拜占庭帝國裡分裂出來的,版圖只剩下了義大利的西羅馬帝國,史無前例地聯合了起來,援助科爾多瓦王朝抵抗北方基督徒的入侵。

經過一番短暫而又激烈的較量,神聖布列塔尼亞帝國雖然在大西洋沿岸取得一定進展,奪取了里斯本。但在地中海一線卻是連番慘敗,內海艦隊幾乎被殲滅,不久前奪取的巴利阿里群島得而復失,前線的巴倫西亞城被科爾多瓦王朝奪回,連馬賽和巴塞羅那都遭到了夏國海軍的劫掠,最終不得不停戰求和。

等到本土的情況稍微緩和,騰出手來的科爾多瓦王朝,終於有了餘力遠征新大陸,收復海地島失地:就在新洲唐人諸侯聯軍的艦隊重新集結起來,登陸海地島的七天之前,一支來自大洋彼岸的科爾多瓦王朝遠征軍,依靠科爾多瓦遠洋艦隊的運載,來到了這座被維京海盜蹂躪得不成樣子的殖民地島嶼。

對於海地島舊主人的到來,維京海盜的抵抗十分微弱,大多數還能動彈的維京人,都乘坐他們的船隻逃走了,剩下的病人自然只能聽天由命。只是在少數幾座莊園和建築群,爆發了一些短促的攻防戰,但在唐人抵達之前,科爾多瓦王朝計程車兵就憑著絕對優勢的兵力,成功碾平了海地島上的殘餘海盜。

總而言之,隨著浩浩蕩蕩的新洲唐人諸侯聯軍,和越洋而來的科爾多瓦王朝遠征軍,在海地島上的勝利會師,數萬維京海盜對新大陸的入侵,這場維京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遠征,就這樣虎頭蛇尾地潰敗了。

而伴隨著海地島沙灘上蓽撥作響的巨大焚屍火堆,維京時代最後一段激動人心的海上英雄交響曲,也就此宣告結束。維京武士揮舞戰斧划著龍頭長船馳騁大海的時代,開始逐漸遠去,變得一去不復返。

然後,經過一番“友好而平等的交流磋商”,空跑一趟的新洲唐人諸侯聯軍,帶著科爾多瓦王朝支付的十五萬枚金幣“謝禮”,還有從海地島海盜巢窟裡解救出來的唐人戰俘,悻悻然地打道回府。

而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的政治格局,似乎又基本回到了維京海盜入侵之前的模樣。

再接下來,按照以往的規矩,自然就是班師回朝、擺酒歡宴,以及論功行賞了。

但是,新大陸的最高統治者,海東大將軍,墨西國親王馬千竹,卻遇到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可以用於封賞功臣的土地,似乎不太夠啊!

由於考慮到維京海盜最初來勢洶洶,還有源源不斷的後援兵力,堪稱是唐人在新大陸立國以來遭遇的天字第一號頭等強敵,所以,馬千竹親王為了保證必勝,前後動員了足足二十萬大軍討伐“維京白夷”。

實事求是地說,這樣規模的龐大兵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海東大將軍幕府的財政承受能力。因此,相當一部分參戰部隊,尤其是僱傭兵,都是靠著指揮官自行募款墊錢組建起來,然後自費前往加勒比海參戰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