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賈張氏究竟想怎樣?難道藥鍋拿到後要先給她用?
絕不可能,她心疼自己的兒子。\"什麼意思?你們兩個什麼意思?啊,這藥鍋歸你們家?今天東旭在鋼鐵廠暈倒了,這麼多人看著呢!”
聽到二大媽話裡帶刺,賈張氏也不悅了。\"依我說,你們別爭了,先找到藥鍋要緊。”
旁邊的鄰居勸道。
兩家的孩子都在家裡躺著,還有什麼好吵的呢?
聽到這話,賈張氏和劉海忠都沉默下來,顯然明白這個道理。\"怎麼還沒人行動?是誰拿了藥鍋?自己站出來吧。”
正說著,何家的大門開了。\"藥鍋在我們家。”
小雨水蹦出來對門外的賈張氏等人說道。
聽到這句話,賈張氏、劉海忠和二大媽都愣住了。
他們看向何雨水,又看了看何家。\"是柱子家嗎?”
“我想起來了,上次是何大清用了這個藥鍋。”
人群中有人突然想起。
意識到情況的賈張氏立刻朝何家走去。
劉海忠見狀,急忙推了推二大媽。
還等什麼,一會兒讓賈張氏拿走了,光齊什麼時候能喝上藥?
二大媽反應很快,緊跟在賈張氏身後。\"喂喂喂,別擋我的路,賈張氏你什麼意思?”
然而,儘管賈張氏看起來年輕了許多,但她那寬厚的體型已經顯而易見。
她在前面一轉身,二大媽就被擋住了。
聽到二大媽的話,賈張氏撇了撇嘴,“先來後到,懂不懂?”
說完,她徑直走進了何家。
一進屋,賈張氏就看見柱子坐在八仙桌旁,正在看著她。
賈張氏惦記著賈東旭的病情,沒心思多想:“柱子,你爸把藥鍋放在哪裡了?”
何裕柱瞭解藥鍋的規矩,於是指向門邊的角落。\"在那裡。”
賈張氏看到那個黑色的藥鍋後,迅速幾步跑到跟前,拿起藥鍋。\"哎呀,賈張氏,你不能這樣啊。”
二大媽這時才趕到,看著賈張氏手中的藥鍋,急忙說道。\"憑什麼你先用?我們家光齊還在床上躺著呢……”
賈張氏卻懶得理會,推開攔路的二大媽,拿著藥鍋就離開了。\"我不插手這麼多,等東旭用完,你們再來取。”
賈張氏這種潑辣的性子,只要不是針對何裕柱,其他人還真拿她沒什麼辦法。
真要翻臉的話,也不會發展到這地步。
總不至於直接動手吧?
賈張氏拿著藥鍋從何裕柱家出來,接著返回自家門口,在外頭的小灶上生火。
劉海忠在外頭看到這一幕,嘴角微微抽動。
沒辦法,藥鍋只有一口,他一個大男人,總不好跟賈張氏動手,傳出去,臉面往哪擱?
這時,二大媽從何裕柱家出來,一臉怒氣。\"算了,咱們先回去。”
眼看賈張氏已將藥材放入藥鍋,劉海忠二人無奈,只能先回後院。
……
……
看到賈張氏拿到藥鍋,周圍的街坊臉上並無太多驚訝。
畢竟,賈張氏的潑辣在整個四合院是出了名的。
這對母子,兒子賈東旭性格挺好,但賈張氏卻少有人敢招惹,原因顯而易見。
不過,今天賈東旭在工廠突然暈倒,不少人開始猜測。
賈東旭是不是身體有問題?
前幾天他落水,躺了好幾天都沒能下床。
這事整個四合院的人都知道。
在那個年代,誰家的瑣事都藏不住。
落水感冒並不奇怪,但賈東旭因為這點小病就起不來床,這就有些不正常了。
那時物資雖不如何裕柱來時豐富,但人們的體質普遍很好。
特別是現在的大學生,看似年輕,常熬夜玩遊戲、吃外賣,身體一直處在亞健康狀態,根本無法和那個年代的人相比。
再說,現在的孩子也很皮實,感冒最多喝點熱水,捂被子睡一覺,第二天就精神十足。
賈東旭在家躺了好幾天,勉強吃了柱子帶來的葷菜後才勉強能出門。
大家本以為情況好轉了,誰知他竟然直接暈倒被送進了醫院。
若說他的身體沒有問題,誰也不會相信。
訊息一旦傳開,很難控制住。
賈張氏正在熬藥,周圍的人也不敢大聲議論。
半小時後,中院瀰漫起藥味。
小雨水拿著書本聞到這味道,用手扇了扇鼻子說:“哥哥,外面的味道真難聞。”
中草藥的味道確實不好聞,不僅僅是苦澀,還刺鼻。
小孩最受不了這種氣味。
何裕柱看到後,幫忙關上靠近雨水的窗戶,並在心裡默默分析起來。\"嗯……白芍、桂枝、炙甘草、炮姜……”
何裕柱對藥理有一定的瞭解,能辨識六七十種藥材的特性。
雖然數量不多,但認識並不等於掌握。
如果讓他調配這些藥材,以最佳比例發揮藥效,即便是跟師父學習多年的學徒也不一定能完全做到。
空氣中飄來的藥味,何裕柱聞了幾口就能說出藥材成分。
賈東旭的情況並不嚴重,衛生所開的藥也都是常見藥材,所以何裕柱能準確說出藥方並不奇怪。
不過很快,他開始疑惑了。
賈東旭落水後生病是因為著了涼,病情不算複雜。
今日忽然暈倒,想來是體內風寒尚未痊癒。
若要開藥方,自然應選用一些溫性藥材進行調理。
然而,我方才聞到的藥材裡,有幾味竟屬寒性。
這藥方便有些不對勁。
寒性和溫性並非不可搭配,有時合理組合能產生更佳效果。
只是剛才我發現,炙甘草味道過於濃烈,而炮姜的氣息卻顯得薄弱。
看來開方的醫生本意是想平衡寒熱,但在用量上出了差錯。
雖然如此推測,但我對藥理的研究尚淺,不敢完全確認。
而且我對賈張氏並無好感,因此懶得多言,省得惹麻煩。
此時不如多鑽研些藥理知識,豈不更有意義?
六點左右,我望向窗外,天色已晚,該準備晚飯了。
於是先避開雨水,從空間取出食材,隨後帶著雨水前往後院聾老太太家。
今晚答應給她做飯,畢竟若非她幫忙,我也不會輕易得知藥膳之事。
我提著一條兩斤重的鯽魚和一塊肥瘦相間的兩斤五花肉,剩下的白菜、蘿蔔由雨水拎著。
剛出門便看見許大茂搖搖晃晃地進來,嘴裡還哼著小曲,手裡拿著一根糖人。
這種用小木棍挑起的黃色糖人,價值百元一根。
尋常人家孩子若能買到這樣一根,必定引來一群羨慕的目光。
此刻他邊走邊吃,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