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哪裡的話!”謝太辰陡然一句高聲,不悅道,“君子知恥而後勇,正因為前番敗給了崔挹,所以我才會發奮苦讀鑽研詩文,爭取在中秋雅集上一洗前恥,放心,謝氏的名望,我謝太辰自然會維護。”
“但是我擔心堂兄你又會令謝氏丟臉。”
“謝瑾……你……這是什麼意思!”謝太辰終於忍不住板起了臉。
見謝瑾此言似乎令二房之人有些下不了臺,陸三娘想要息事寧人,便出言埋怨道:“七郎啊,在這謝氏之中也只有太辰文才尚佳,參加中秋雅集舍他其誰,你就不要再過多言了。”
“是,母親。”謝瑾微微一笑,在二房之人有些憤然的眼神中悠哉悠哉地吃起飯來。
吃罷餔食,陸三娘將謝瑾拉入房中,這才出言埋怨道:“不是讓你少去招惹二房麼?為何總是不聽,若非阿孃剛才替你解圍,說不定二房中人便要當場發作。”
謝瑾有些委屈地說道:“阿孃,我說的可是實話啊!”
陸三娘好氣又好笑道:“實話傷人,你難道就不懂得婉轉一點麼?而且說不定太辰真的能為謝氏增光添彩,拋去其他事不提,這也算作一件好事啊。”
謝瑾悶悶點頭,沉默不語。
“對了,”陸三娘似乎想起了什麼,笑道:“明日阿孃欲到橫望山常樂觀祈福,你也一併前去吧。”
謝瑾心知陸三娘每隔數月便會前去佛廟道觀為阿爺祈福,點頭笑道:“好,那我明日就早一些起來。”
陸三娘微笑頷首,嘴角微翹卻是忍不住笑了。
※
橫望山位於江寧西南,乃是江東一帶久負盛名的道家聖地,道家聖賢陶弘景、葛洪都曾煉丹修道隱居於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仙山聚仙,因此橫望山上的道觀極多,在佛教極為昌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江東,也算是一處道家寶地。
道教作為中原大地自然產生的本土宗教,是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在佛教未傳入中土之前,在民間信仰上幾乎是無可替代的。
不過南北朝時期佛教大為發展,特別是南朝梁武帝以佛法治國,大肆建造寺廟後,道家在民間的影響力便就逐年下降。
不過幸運的是,突然出現了李唐王朝這個變數,出生鮮卑大野氏的李唐皇室為了粉飾血統高貴,竟厚著臉皮認老子李耳作了祖先。
李耳乃道教創始人,自然而然李唐王朝也認定道教作為國教,這才與佛教勉勉強強平分天下和睦共處。
因此而已,在唐朝之時,信仰佛教的多為黔首百姓,而皇室貴胄和高門望族,還是以信仰道教為主,陸三娘儘管也信仰道教,不過病急亂投醫,為了失蹤不歸的謝懷玉,也沒少前去抱一抱佛祖的佛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