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明安排分析員現場讀報,而比賽選手袁公明和藤田聽完報紙,當場寫出簡單報告。
先讀南京政府的中央日報。
分析員不停頓,一口氣將中央日報讀完。
讀得口乾舌燥。
藤田一邊聽,一邊寫,沒聽明白的地方立即發問。
而袁公明閉目養神,手指頭不停地動著,不知在幹什麼。
分析員讀完,放下中央日報,說道,“已經讀完了!”
袁公明立即睜開眼睛,看著現場,對著分析員說聲謝謝。
分析員有點不好意思,連忙回謝。
袁公明立即提筆,在白紙上寫下幾行文字,然後交給分析員。
只見白紙上寫著:
提到領袖十八次,提到軍閥十次,提到紅軍三次,提到百姓一次。
共有二十條公司招聘啟事,八家電影院放映表單,六家戲院演出廣告,二十家公司證件遺失宣告。
還有一條備註:透過分析一段時間內數量和內容,可以寫出相應的分析報告。
藤田也把白紙交給分析員,白紙上只有一行字:南京政府蔣先生參觀新建醫院。
藤田的情報分析本領是看著報紙作筆記,平時只對頭版頭條感興趣。
所以只記得參觀新建醫院事件。
後面的經濟、社會、娛樂等版面根本都沒有聽進去。
而袁公明聽著分析員的報紙閱讀,把聽到的內容全部記在大腦裡面。
隨後根據感興趣的名稱,做一個統計分析。
最後把結果抄寫到白紙上。
如果有連續資料,就可以寫出高質量的報告。
分析員是日本頂級大學畢業生,中日語熟練,業務水平極高。
看一眼,就知道輸贏。
但是分析員不敢直說藤田輸掉,而是將兩張白紙交換檢視。
當藤田看到袁公明的白紙,心裡頓時咯噔一下。
我的天吶!
真是過目不忘呀!
只聽說過有人記憶力好,今天親眼見到記憶力超強的人。
剛才可是一張報紙,幾萬字的內容呀!
袁公明不讓藤田多想,免得藤田無端起疑。
連忙解釋,“炒股票練出來的本事,你們跟著我學半年,也會記住一張報紙的。”
接著趕緊轉移話題,“剛才是比聽報紙,現在比看報。”
隨後請分析員將本地的申報分成兩半,遞給兩人,看完再交換著看。
這次藤田回到熟悉的工作模式,反覆檢視申報內容,滿滿地寫出一張白紙。
袁公明沒有寫任何字。
分析員和藤田的工作模式一樣,輸贏標準很簡單。
誰摘錄出來的文字越多,誰的能力強,誰獲勝。
藤田很得意,眼睛看著分析員,暗地裡催促分析員,趕快說出結果。
分析員看著袁公明,不好直說這個陌生的比賽選手輸掉。
最好是袁公明自己舉手認輸。
不得罪人。
只見袁公明雙手拍拍桌子,微微一笑。
點著藤田寫滿內容的白紙,開口說道,“記住,我們是情報分析,不是情報記錄。”
滿口的藐視。
在藐視事務所所長藤田。
袁公明接著說道,“申報沒提蔣先生參觀新建醫院,說的是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典禮,是不是要打仗了?”
“娛樂版面提到電影明星在香港置辦房產,經濟版面提到物價上漲,是不是要打仗了?”
藤田早已經知道日本正在準備攻佔上海。
沒想到袁公明從申報的內容就能看出端倪。
袁公明是什麼人?
藤田再次懷疑袁公明是否懷有隱藏身份。
是敵人,還是同夥?
需要好好調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