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北洋稱霸

第四十二章 陰謀之捧殺

“敕!天津衛指揮使朱以歌,屯田有功造化萬民,著升朱以歌為燕山都司都指揮使同知加封天津衛總兵駐守天津,欽此!”這是一種很明顯的明代風格的兵部敕書,而不是在影視作品上想看見就看見的聖旨詔書,所以這種官員升級的事情一般不會麻煩君王的,自由下面的專屬部門承辦,而這封敕書很明顯的說明了,朱以歌又一次升官了,而且終於如願以償的一統整個天津衛了,所以朱以歌日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擴軍1萬6千多人了,這還不把水師算在內只是陸軍的編制。

當下眾人領完敕書後,朱以歌春風得意的封了給上差一個大大的紅包,一旁的下屬們也是趕緊上前拍馬屁的拍馬屁,恭維的趕緊恭維,反正什麼花樣都有,還不是能在朱大人的心中多留下個好印象,也好晉升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啊,倒是有四人不在此列,這四人絕對的是朱以歌的鐵桿他們分別是劉以生、李以全、王輔、俞晨。這四人可以說是從朱以歌弱小的時候就一直跟隨者朱以歌創業,沒人撼動得了他們的地位,所以剩下的湯水就是這群人所圖的了,朱以歌哪裡不知道這些人的目的,當然朱以歌也並不是希特勒那種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人,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就看你怎麼用了。

此時朱以歌已經令人安排酒席去了,豐收剛剛沒幾天就傳來了高升之喜,這可以說是雙喜臨門了。酒宴上眾人是推杯換盞的,你來我往,面紅耳赤這是大家都是武人氣氛上來了,也就都差不多了。但是卻有兩個人沒有喝的太多,他們互相眼神會心的一碰,稍稍點了頭示意後,王輔在朱以歌尿遁離席後也緊跟著離席了.

總兵府(剛換的牌匾)內宅中花園內,朱以歌揹著手,手中還攥著一張密信,放近一瞧,密信的落款人赫然竟是雜魚兩個字,這張密信當被朱以歌收到後,就一直寢食難安並且激動不已,寢食難安的是信上的內容如果是真的,那麼自己由於宗室身份的敏感以及勢力小成在皇帝那裡對自己已經產生了信任危機了,而從一開始就和朝中的文臣就不對付,再加上自己幾次從人家嘴裡奪食,所以和文官代表的大地主商人階層已經達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而信中說皇帝那裡不信任自己很有可能就是那些大臣們的挑撥離間捧殺自己才會讓陛下產生錯覺生出猜忌,並且這些文官勳貴們也已經互相串聯準備對付自己了,這麼大的動靜錦衣衛東廠竟然毫不知情,按照這些特務的本事來說不可能一點不知道,那麼只有一種解釋了,肯定是皇帝那裡已經開始不信任自己,或許是藉著這些文官勳貴們的勢力來打擊自己,從而打到敲打自己的目的反正各個層面都有隻是不知道是哪一方面而已了,看來最是無情帝王家啊!在哪裡都需謹慎小心不可。另一方面激動的是,雜魚的這個名字出現了密信上,並且還是用的署名,所以朱以歌斷定之前自己收殮的滿臉模糊的屍體絕對不是雜魚本人,而雜魚絕對還活著如果不是的話要不然就是和雜魚親近的人在暗中提醒自己。所以朱以歌當得知後,哪有不激動的道理,二狗和雜魚當初鬧矛盾也是自己太過稚嫩沒有協調好這個團隊,本想著寧缺毋濫的原則讓他們自生自滅,誰知道悲劇來的那麼快,二狗當晚就一命嗚呼了,而雜魚卻也.就這樣朱以歌因為兄弟們的死以及自己處理不當一直懷揣著愧疚的心直到現在。

須傾時分,王輔終於擺脫前堂同僚們的勸酒,來到這裡,朱以歌當看見王輔後,當即抬手將手上的密信交給王輔:“秉璋啊,一直以來朱某人都已謀主的身份待你,現在你的活兒終於來了看看這張密信吧有你忙的了,日後看來就不用再幹那些瑣碎的政務咯!”“這大人哪裡的話,大人儘管吩咐就是了。秉璋在所不辭。”王輔愣了一愣,隨即堅定的說道,說完後一目十行的快速瀏覽了一邊,王輔越是看著越是心驚,這密信上的內容如果是真的,那麼朱以歌將瞬間成為無根之萍一般,局勢很可怕。想想朱以歌是靠什麼起家的,還不是因為靠著為萬曆爺撈銀子對他的信任,如果皇上那裡沒有了對朱以歌的信任,那麼朱以歌就真是危險了,再加上那些文臣勳貴們互相串聯暗潮湧動,反而錦衣衛卻是一點沒有反應,這件事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看出來,這是萬曆爺猜忌朱以歌藉機敲打他那,想到這裡王輔心中快速盤算著過了一會向朱以歌問道:“那不知道這送密信的雜魚到底是什麼身份,這信上的內容可不可信呢?現在我們的判斷可全來自於這張密信了,所以大人!這方面至關重要,還請大人小心謹慎為好。”朱以歌自己斟酌了一番,眉頭緊鎖的說道:“這送信之人你大可不必擔心,我朱以歌以自己的人頭擔保,這人絕對是咱們信得過的兄弟!眼前的這盤棋局就像是一盤死局一般,而皇上那裡就是盤活這個棋局的重要點,我的身家性命可就全賴皇上一句話嘍,所以還是看看怎麼能重新得到皇上的信任吧!哎,我快愁死了~~~”

王輔思考一陣沉吟一番說道:“其實這也不難,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那麼不知大人覺沒覺得自己這隻走狗到沒到的該烹掉的時候呢?大人一直是為了陛下勇闖波濤於萬里之外,獻金銀於闕下陛下甚至還親自為您賜表字結姻親。這等大功陛下又豈能忘卻而這等大恩又豈是一般的恩寵?退一步來講,即是陛下忘記了之前大人您的功勞,那麼之後呢?陛下現在正值春秋鼎盛,不出意外的話少不得要在位幾十年,那麼日後陛下君臨天下又有誰為其心甘情願的源源不斷的從海外撈銀子呢?不看僧面還看銀面,只要涉及到銀子就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了,咱大明朝哪裡都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多麼威武雄壯那,可偏偏就是一個錢字能絆住一切,所以大明從太祖爺制定下的規矩起就已經註定了大明缺銀子,那麼如果日後缺了大人的話,陛下要是公開的派人出海的話那人又有怎麼保證向大人這樣能頂住那群海商的勢力壓迫忠心耿耿的為皇帝辦差呢?如果日後這招行不通的話,陛下只能開商稅了到時候那群文臣麼又開始一陣陣的集體請辭不敢說什麼還請陛下萬萬不能與民爭利,到時候陛下又該過上了窮的當褲子的日子了,又有什麼時候比得上這時候的日子過得更好嗎?大人每月都為陛下進獻行商所獲的利潤一年就有數百萬兩白銀,這可頂得上大明一年的稅收了吧(注幾百萬兩指的是隻收銀子其他的徵收實物沒有算內)!所以大人切莫擔心,經卑職分析,陛下這不是不信您而是試探您,自古帝王多無情這也在所難免的,所以大人還望別往心裡去,只要大人等到半個月後俞晨的船隊歸來後,那麼大人自然可以帶著自己的家眷以及所得的利潤一起帶上京城,其實大人,依照潛規則凡是邊關大將的家眷都要送往京城的名為享福其實是監視,這也是無奈的顯示,只有如此皇帝才能真正的信任你,所以大人只要帶上金銀和家眷在京城在制上一處房產,那麼這些問題就都不是什麼事了。”王輔說完後抿了抿一口茶水,說的是口乾舌燥,當然王輔身為以謀士為己任的學說,這些分析也是頗讓自己內心有些自得的,其實重劍無鋒才是謀士的高等境界,看似華麗的招數其實只要一招普普通通的招式就能辦到的,這才是謀士的高階境界。

所以當王輔的長篇大論說完後,朱以歌一邊不住的點頭稱讚,一邊大喜的說道:“哎呀呀!還是秉璋深知我心啊!我得秉璋猶如魚得水也!既如此就按照王師傅的方法去辦!也叫那群犬儒奸商知道,我朱以歌的心是不是大明朝的顏色!哼——”同時朱以歌也慶幸自己當年從小熬夜玩三國志就是對了,從那時候起就知道謀士的重要性了有個好的謀主確實頂的上半隻團隊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