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李如松得知朱以歌不光救下了自己的入城的部隊還順手全殲了那三千人的哱拜家丁更是欣喜若狂說道:“我就知道,有忠明賢弟出馬,區區叛軍如何是對手啊?何不趁此機會一鼓作氣攻下內城?”李如松的提議登時在大帳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同,現在大家都認清形勢了哱拜滅亡是早晚的事了,所以人人爭先準備至少搶下一口湯啊,所以大帳內的將領們倒是士氣正旺,都是一副想要為國分憂的臉色。”朱以歌人微言輕又能說什麼呢,沒看主位上的巡撫葉夢熊都點頭含笑示意了嗎?所以朱以歌雖然有心勸阻,但是見眾將士氣正旺也不好意思再打斷了,雖然強行攻城的話沒有敵軍鬧內訌不攻自破來的容易,但是畢竟敵軍已經被嚇破了膽子戰力低下士氣低落,想那攻破內城也應該是轉瞬之間的吧。
正在朱以歌在自我安慰的時候,大帳內傳來了一聲夜不收的來報聲:“報——巡撫大人,前軍營夜不收有緊急軍情來報,平虜堡附近左近不時出現蒙古遊騎來回襲擾,於昨日辰時著力兔領兵1萬餘人先後攻入鎮城外圍鎮北堡、李綱堡等地,現已朝著寧夏城殺奔而來”那名夜不收說完後巡撫葉夢熊等賬內的將領們臉色齊齊一變得知一萬名蒙古騎兵隨時殺過來,大帳之內剛剛還慷慨激昂的將領們此時早已鴉雀無聲,一聽到整整一萬名養精蓄銳士氣正旺的騎兵殺來,更是為整個大帳內不由的添上一股凝重。
還是素有東李西麻之稱的麻貴打破了尷尬,滿不在乎的說道:“赫赫——這不是送上門的功勞嗎?咱正發愁沒撈著首級戰功,沒法想手下的兒郎們交代呢,這不,盼什麼還就來什麼,哈哈!老天待我麻貴不薄哇!”說完還一臉鄙視的衝著那些啞火的將領們瞪了一眼,這也難怪麻貴心有怨氣,本來李如松和麻貴速來就是齊名之稱,但是偏偏葉夢熊將攻城的指揮權交給了李如松,眼看著李如松的部隊在城內打生打死建功立業而自己卻無可奈何的在外圍監視援軍整天在外邊無所事事開野餐趴體,不由的令這名回回籍將軍心生怨氣,其實說完主座上的葉夢熊也尷尬了,誰叫你沒個好爹呢人家的爹畢竟戰功比你爹大而且還是國朝自土木堡以來少有的憑戰功封伯爵位的,在任何時代拼爹雖然可恥,但是確實簡單有效,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別看李如松都年近五旬了,但是朝中的大佬們誰不看著前任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面子,所以李如松雖然很有才華但是他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勞是來自於他的父親的。
所以這次麻貴可不再忍讓了,每次都是人家吃肉自家喝湯,這是哪門子的霸權條款就憑他們家的家世顯赫?這次麻貴不再給李如松面子了,可是對面坐著的李如松如老僧入定般的淡定也不動氣,隨之淡淡的說道:“麻兄何必因此傷了你我兩家的和氣,如何決斷自由朝廷法度巡撫大人決斷,此事還輪不到你我隨意插手,若是巡撫大人這次以你為主打擊援軍的話,我李如松照樣二話不說,遵從命令就是了。”“好!夠爽快,李兄果然爽利,既如此我麻貴自然也是以巡撫大人唯馬首是瞻!”麻貴見李如松把話都說開了就也接上了話口了。李如松此時心裡也在盤算道:“我遼鎮大多是騎兵攻城威力不足死傷嚴重正好我也跟兒郎們不好交代,莫不如借坡下驢就跟著這個老麻子一起多刷刷戰功也好”
看著這個兩位大將像個小孩子一般鬥氣,主座上的葉夢熊也是哭笑不得了,這應該算是好事吧,的虧有麻貴和李如松爭功鬥氣調節了軍中的氣氛,要不然就剛剛大帳內數十員將領頓時啞火的樣子,指不定自己沒個臺階下還要多尷尬呢,所以葉夢熊其實對這位粗中有細的麻貴也挺欣賞的,當下葉夢熊借坡下驢任命打援的部隊以麻貴為總指揮李如松和朱以歌為副。
為啥又有朱以歌事了內?其實這不難理解,來犯的敵軍乃是清一色的騎兵,你用步兵迎上去這和送死也差不多,所以必須以騎制騎才行,所以只能優先讓有精銳騎兵部隊的將軍去,麻貴和李如鬆手下都有不少的家丁騎兵其他的部明軍就沒有那麼硬的實力了只能說聲抱歉了,而朱以歌雖然自己的家丁就那麼幾百人,這是天津軍的規矩不允許將領私自吃空餉養大規模家丁,但也加架不住天津軍全軍精銳不是正好朱以歌偏偏就有兩個精銳的騎兵千戶,所以麻貴帶上了本部的全部騎兵3000人以及李如松的2000人和朱以歌的2000騎兵合計七千騎兵。就這樣隨著葉夢熊的一聲令下以麻貴為首的打援軍一萬四千匹馬轟隆隆的邁著清脆的馬蹄聲向著蒙古騎兵殺去,七千英勇的大明騎兵再一次像他們祖輩那樣主動迎上了上萬入侵的韃靼強盜,大戰!一觸即發.
歷史上本來這次的大戰蒙古騎兵就是麻貴和李如松二人聯手打贏的,據史料記載著力兔領兵1萬餘人先後攻入鎮城外圍鎮北堡、李綱堡等地,以牽制明軍。後被總兵李如松、麻貴等人率兵擊敗,斬首70餘級,被迫退回賀蘭山後。說是斬首不多但是熟悉騎兵作戰的朋友都知道騎兵不是步兵,騎兵作戰範圍廣大而且相互搏殺依靠的是速度和衝擊力,所以騎兵作戰一般是不會停下來的,整個隊形必須嚴絲合縫所有人平舉馬刀,一刀沒解決敵軍沒關係還有後面的馬刀跟上,所以騎兵對戰能斬獲的首級微乎其微,除非大明開國初的時候徐達常遇春率領的10萬騎兵與北元數十萬騎兵對戰,這種情況首級尚且還多些,所以從史料裡得出的隻言片語推斷能將一支軍隊擊潰被迫撤退,那麼不是大勝至少也殲滅了其中三成的軍力才行,所以對於這場大戰朱以歌更是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這簡直就是一個安全可靠的刷經驗值大把大把的副本啊所以朱以歌對將要發生的大戰期待萬分看看是自己用來自後世的先進騎兵戰法訓練出來的騎兵厲害還是已經用了300多年的蒙古鐵騎厲害,一想到這裡朱以歌越來越是激動,一邊行軍一邊令自家的騎兵齊聲唱起了雄壯而又朗朗上口的天津軍騎兵軍歌(改編自二戰德軍裝甲軍軍歌.)。看見半路上朱以歌的部隊士氣越來越高昂,惹得麻貴和李如松部也是深受傳染,跟著哼唱起了軍歌大軍計程車氣不由的為之一振,這也令麻貴和李如松兩人為之側目,心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後生可畏啊!
歷史上這兩人本來就做的夠好的了,而現在又有著朱以歌這個大金手指的加入,沒準還真能敵軍全部留下來也說不定呢!這場大戰的戰果也將會更加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