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北洋稱霸

第五十六章 東亞震動

大明萬曆二十年十二月初一,距離平壤大會戰已然過去十天的時間,在這期間明軍殲滅倭寇精銳十三萬的訊息早已是風傳千里,東亞地區和大明搭界的各國凡是想要對大明蠢蠢欲動的都不由的收起了自己的爪子,水汪汪的瞪大眼睛賣起萌來,生怕這個武功赫赫的亞洲老大什麼時候注意到他們

倭國方面自從駐紮在大阪的豐臣秀吉接到這個噩耗後,吐了一口心頭血,大聲喊道:“宇多豎子!你還我的十萬大軍!”說完就“啊”的一聲昏死過去,之後倭寇方面豐臣秀吉趕緊命令年僅三十二歲卻又非常足智多謀穩重的石田三成為代理大元帥之職位,組織防禦應對明軍的反撲,現在到了這個地步豐臣秀吉的稱霸世界的美夢也終於醒了,他難以想象這十三萬精銳可以說是他侵朝大軍一半多的精銳一共侵朝兵力也只有二十萬左右,一生偏愛賭的豐臣秀吉最終不得不吞下這一苦果,誰叫他將砝碼全部壓了上去,屆時待訊息擴散是遲早的事情畢竟十多萬的的陣亡瞞也瞞不住的,到時候那些面和心不合以及敵對勢力的大名們就又該蠢蠢欲動了。

這還不是主要的,關鍵是豐臣秀吉剩下的六七萬三個軍團的精銳又該如何自處,反攻吧!哈哈!面對剛剛大勝武功赫赫的明軍來說就是個笑話;若是死守吧,正所謂久守必失,況且後路還不通暢由於李舜臣水師的緣故這一條關鍵的水路極其脆弱(他們不知道朱以歌的具體實力),到時候很容易被夾擊形成甕中之鱉之勢,;若是撤退吧!可是面對豐臣秀吉這個高傲的賭徒來說,身居高位多年乍一聞失敗,又怎麼可能輕易接受這個現實呢,況且若是撤退的話那麼不就正好證實了他的眼光和方略是錯誤的嗎?所以這三條路每一個都不行,這也愁壞了粉塵秀吉幕府中的謀臣了

先不提倭國那邊的苦惱,同時間大明帝國的京師大明朝面對此次大勝卻是痛並快樂中,痛的是那些大地主士紳階級的代言人文官階層面對這場大勝居然只有武夫參與沒有他們文人插手簡直是不可原諒,況且在立下如此潑天大功屆時他們那些粗鄙的武夫就更不把他們放在眼裡,而且武人勢力大也影響間接著影響他們的利益。快樂的是,這個時期還是有不少正直的真心為國家辦事的官員的,所以對於大明得勝至少總比喪師辱國的強吧,所以面對此次大勝大明朝廷上一上來就分成了兩派,那些士紳階級的文臣則認為大明殺戮過重有傷天和如此見好就收以和為貴才好,這是主和派;而另一方則是背後有朱以歌為首的各地將門支撐的武臣勳貴以及一些正直大臣則主張應該繼續進攻大賞將士們以免寒了軍心,而且朝鮮漢江以南還皆在倭寇的掌控中,倭寇的反應也不慢派遣了更加老道足智多謀的石田三成統率剩餘的不到七萬人繼續侵略朝鮮,所以由此證明倭寇狼子野心毫無誠意,應該將其驅趕出朝鮮再說

這種主戰派的言論乍一出在配合著明軍的大勝,可以說在民間就佔據了上風幾乎呈現一邊倒的態勢,畢竟大明從上到下還沒有像後世滿清那樣奇葩打贏了也要割地賠款還理所當然,況且此時的大明百姓們至少還知道自己是天.朝上國的子民這臉面自然還是要的,所以對於那些主和派的一派是沒人給他們好臉色看,皆以賣國賊稱之;而面對來勢洶洶的輿論壓力盡管那些士紳的打手江浙一帶計程車子奔走吶喊也是無濟於事,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其中的背後一直都有著朱以歌的影子,也只有後世之人才會了解掌控輿論是多麼關鍵,君不見那些文臣雅士就是利用輿論綁架整個國家甚至皇帝的嗎.

十二月初二的凌晨寅時,紫禁城內的東暖閣內,大明的億萬掌控者萬曆皇帝朱翊鈞宅男三年的他即使是身為皇帝體質也是日漸衰弱身材更是痴肥不少此時他正欣慰著看著眼前的錦衣衛奏摺,一邊看著以便有些出神的喃喃自語道:“朱以歌這小子,沉寂了兩年倒是令朕耳目一新那,是不是朕有些太過多疑了?嗯,平衡之術雖然重要但也不能冷落了臣子的一片心那,這小子心地還算是赤城”

“來人啊,傳朕口諭,今日早朝。”隨即朱翊鈞說道。

“這”大太監陳矩有些愣神,已經開啟了三年的宅男生涯的皇帝今天這是怎麼了,不過這些不是他該想的,謹慎本分的陳矩還是出言詢問道:“萬歲爺,現在剛剛寅時,不如再睡上片刻如何?萬歲爺您可要注意龍體呀!”

“嗯,還是你夠知心,罷了再睡也睡不著了,還有一個時辰就上朝吧,今天有要事自然朕還是破例見一見那些討厭的大臣們吧”朱翊鈞無奈的擺了擺手說道。

“諾,奴婢這就去通知下去,奴婢告退。”陳矩行了個禮告退下去。

“什麼?什麼?你再說一遍!”兵部尚書石星睡眼惺忪眼裡都是眼屎滿臉不可思議的大聲問道。

“是的老爺,剛剛宮裡的公公來通知今日開早朝,千真萬確!”一個管家模樣的大叔篤定的說道。

“這什麼時候陛下轉性子了?三年多沒上過朝就是多重要的事都在宮裡解決,今天這是?難道是因為朝鮮嗎?”石星身為兵部尚書自然該做的功課不會落下的,所以很快石星就猜到今天的大早朝沒那麼簡單了,在一對比這幾日面對朝廷主和派的舉國聲討,此時石星終於有所反應過來莫非那些民意背後的操控者乃是陛下?想到此處不由的瞬間就睡意全無一股冷汗直流,直言聖心難測那。不過再怎麼樣他石星也只能硬抗了過去了,誰叫他偏偏是關鍵的兵部尚書而且還錯加入了主和派呢.

這場大勝可以說是這個亞洲第一強國大明帝國再一次顯露肌肉重新震懾四周蠻夷的戰爭,面對四周蠻夷暗流湧動大明也是極其想要找一個殺雞儆猴的那隻雞,碰巧!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豐臣秀吉這隻雞就這麼傻愣愣的撞上來了。

所以效果顯而易見,好的不了。自從東亞地區的各方勢力當得知大明大敗倭寇殲敵十多萬的時候,無論是東北的女真還是蒙古草原上的韃靼等族皆是放下了之前的爪子,趕緊又是一波新的朝貢狂潮襲來,樂的禮部的官員們平常走路的時候都充滿勁頭。

當平壤會戰過去十多天的時候,由於大戰涉及過多,所以明軍也是繼續休整畢竟自從入朝以來就沒有好好的休整過,再加上漢江南岸的石田三成也是夠老道緊急抽調部隊構築防禦工事全部壓在了漢江南岸穩住了局勢,所以使得一開始渡江試探變得毫無意義,就這樣兩軍以漢江為界限就這樣進入了戰役的僵持階段,不過朝鮮王李昖在感激大明為其光復國土的同時也不斷的私下裡交好大明諸將,企圖能快些光復漢江以南的全部領土,還別說這長袖善舞的策略卻是博得了不少將領們的同情,身為一個被人破家的可憐人人家也是為了能早點回家此等心情大家也理解,所以這時傳到李如松耳裡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不過其中有一條資訊卻引起李如松的注意,前兩日朝鮮王在平壤召見了花郎村的村正對其好言安慰,稱其為忠心為國堅守國土忠勇可嘉等等,這卻令李如松不解了,想了想還是想不出所以然來,當即甩了甩頭乾脆不想了,想必區區一個村正也對大局無關緊要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