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加上助戰的各女真和蒙古部落五萬人合計十八萬大軍按照朱以歌戰前的佈置兵分四路朝著赫圖阿拉進軍。
努爾哈赤也趁機在明軍調兵遣將之際不斷加固赫圖阿拉的城防和整頓士卒,並且儘可能地四處尋求外援和擴充套件實力,最後努爾哈赤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在付出大量的代價後東海部和鴨綠江部相繼和建州結盟,使得努爾哈赤實力又更進一步家底從一萬餘部提升到擁有一萬五千人部眾的大部落,並且努爾哈赤麾下計程車兵更加勇猛敢戰當然這是相較於其他女真部落來說,畢竟早在十多年前葉赫部就糾集一幫小弟打手們找過努爾哈赤的麻煩。最終結果不言而喻,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正當努爾哈赤率兵東向,征討長白山各部的時候,海西女真葉赫部首領卜寨聯合烏拉、輝發、哈達及蒙古科爾沁等9部向建州發動進攻。雙方戰於古勒山。努爾哈赤集中兵力,攻其主力,大敗9部聯軍,陣斬卜寨,生擒烏拉部首領布佔泰,最終海西女真的“老大哥”葉赫部從此徹底算是和建州部結下樑子了,當初努爾哈赤也正是憑藉著靈巧的戰術和不怕死計程車兵才大勝葉赫九部聯軍。
從完顏女真開始以來就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叫做‘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努爾哈赤自然是對這句話奉為典範,並且市場用這句毫無根據的話來催眠自己計程車兵最終努爾哈赤也成功地將自己的部眾逐漸變成一群不怕死的瘋子。
如今建州部已有一萬五千人,即便是明朝大軍撲面而來努爾哈赤及其部眾也變得毫無畏懼,相反當得知大明軍隊向這邊進發時所有人皆是露出興奮嗜血的表情,看來建州女真這支惡狼終究還是亮出了他們的爪牙,即便他們的實力看起來比原時空更弱一些。
……
“將士們——今天——召集爾等實有關乎我建州女真存亡之事,明朝已經派遣大軍雲集遼陽欲要除我等而後快!因為什麼呢?只是因為我們生活變好了!我們變得強大了!懦弱的南人他們害怕了!害怕我們女真勇士滿萬不可敵的傳說!”努爾哈赤目光灼灼地環視四周在高臺上大聲疾呼道。“今天我們已經退無可退!據報明軍兵分四路已經將我們死死圍困在方寸之地,如今我們唯一的出路只有拼死一搏才能贏得唯一的出路!女真的勇士們你們怕不怕?”
“不怕——不怕——不怕——不怕——”
就在此時舒爾哈齊向五大臣暗中一使眼色,費英東、安費揚古、額亦都、扈爾漢、何和禮五人齊齊上前拜道:“我等願意推舉聰睿貝勒為我女真人的大汗永不背棄誓死相隨——”
隨後舒爾哈齊亦是推金倒拜大聲道:“舒爾哈齊拜見大汗——大汗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等拜見大汗——大汗萬歲萬歲萬萬歲——”五人眼疾手快緊隨其後齊聲道。
隨後努爾哈赤倒沒有漢人那種“三退讓”之禮直接應允下來,在第二日即位稱天命汗寓意天命所歸….
努爾哈赤知道自己的弱項所以只能儘可能的團結內部提高士兵們計程車氣盡可能的激發出士兵們的潛力,於是努爾哈赤就在即位大典上拿出一紙詔書名曰“七大恨詔書”內容是:“我祖宗與南朝看邊進貢,忠順已久,忽於萬曆年間,將我二祖無罪加誅,其恨一也。
“癸巳年,南關、北關、烏剌、蒙古等九部,會兵攻我,南朝休慼不關,袖手坐視,仰庇皇天,大敗諸部,後我國復仇,攻破南關,遷入內地,贅南關吾兒忽答為婿,南朝責我擅伐,逼令送回,我即遵依上命,復置故地。後北關攻南關,大肆擄掠,然我國與北關同是外番,事一處異,何以懷服,所以惱恨二也。
“先汗忠於大明,心如金石,恐因二祖被戮,南朝見疑,故同遼陽副將吳希漢,宰馬牛,祭天地,立碑界銘誓曰’漢人私出境外者殺;夷人私入境內者殺’。後沿邊漢人,私出境外,挖參採取。念山澤之利,系我過活,屢屢申稟上司,竟若罔聞,雖有怨尤,無門控訴。不得已遵循碑約,始感動手傷毀,實欲信盟誓,杜非有意欺背也。會應新巡撫下馬,例應叩賀,遂譴幹骨裡、方巾納等行禮,時上司不糾出口招釁之非,反執送禮行賀之人,勒要十夷償命。欺壓如此,情何以堪。所謂惱恨者三也。
“北關與建州同是屬夷。我兩家構釁,南朝公直解紛可也,緣何助兵馬,發火器,衛彼拒我,畸輕畸重,兩可傷心!所謂惱恨者四也
“我部從未侵犯大明邊境,緣何明朝會無故發兵圍攻絞殺,無中生有所謂惱恨者五也”
“我部看邊之人,二百年來,俱在近邊住種。後前朝信北關誣言,輒發兵逼令我部譴退三十里,立碑佔地,將房屋燒燬,□禾丟棄,使我部無居無食,人人待斃,所惱恨者六也。
“我國素順,並不曾稍倪不軌,忽遣備禦蕭伯芝,蟒衣玉帶,大作威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文□之間毒不堪受。所謂惱恨者七也。“
以上就是努爾哈赤一派胡言的所謂“七大恨”,由於歷史提前發生變化使得第五恨轉嫁東哥一事變成明朝無中生有升起殺心。當然即便是任何一點都站不住腳,只有一個那就是第一個條明軍當年確實誤殺了努爾哈赤的父祖,無論如何人確實死了這個無從狡辯;但明朝時候得知是誤殺後也做出撫卹,好生安撫努爾哈赤加官進爵又是賜馬又是賞金不可謂不豐厚。
不過,努爾哈赤以下六條恨就純屬於他自己胡編亂造了。總而言之所謂的“七大恨”無非就是一個象徵而已,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將努爾哈赤這個明朝的官員造反披上合法的外衣,使得眾人都以為努爾哈赤是正義的一方。然而無論如何任憑努爾哈赤再怎麼提高士氣對於二十萬明朝大軍來說最後的結果也改變不了多少,而且這個時空明朝也不是腐朽內鬥多年的那個明朝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