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姓張,名奕溟。”回答得乾脆利落,但眼中卻有些緊張。
“呵呵!這名字起得倒不錯,”李清也看出他有些不安,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不用緊張,我是有話要問你。”
“大人請說,屬下知無不答。”
張奕溟是王昌齡的鐵桿支持者,也是本地人,一早縣丞訓話,要大家全力支援新任主簿,言外之意,李清是自己人。
“這縣衙如此破敗,你們在何處辦公?”
張奕溟嘆了一口氣道:“大人有所不知,這縣衙已經名存實亡,大家快一年不進縣衙了,現在全縣的處理公務有兩地,一個是唐縣尉的當鋪,我們叫它尉所,另一個在碼頭,是王縣丞臨時借用協助軍方處理公務的地方,我們叫它丞署,每天來找王縣丞辦事的人絡繹不絕,可有唐縣尉的制肘,要想做點事著實艱難。”
“縣裡亂成這樣,為何郡裡不管?”
“管,他們當然想管!”張奕溟冷笑兩聲道:“他們是想升唐勝做縣令,可是他無德無能無功名,又憑什麼能當縣令,不過—”說到此,他的眼睛突然有些黯然。
“不過什麼?”
“不過這次滇東戰事後,恐怕他們就會找到提升他的藉口,支援前敵有功啊!”張奕溟突然激動起來,“可是所有的事情明明都是王縣丞一個人在操勞,他又做過什麼?”
“你聽誰說要提升唐勝?”
“沒有人說,但這些都是明擺著的事,誰都能看得出。”
李清詫異地望著他,一個小小衙役竟然也有這等見識,看來這義賓縣倒也有些風水,‘張奕溟’,李清暗暗記下了這個名字。
王昌齡的丞署便在碼頭旁的三間石屋內,一早就被一大群商人和百姓圍住,七嘴八舌,吵吵嚷嚷,李清在一旁聽了半天,還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李大人,請到這邊來!”被百姓包圍的王昌齡突然發現了李清,撥開人群,擠過來笑道:“昨晚忘記給你說了,縣衙暫時不用,以後都到這裡來處理公務,來!來!我早已給你準備好了。”
他拉著李清要進屋,可那群百姓哪裡肯幹,紛紛攔住去路道:“大人!我們已經來過多次,你今天無論如何要替我們解決此事。”
王昌齡面露難色,拱拱手道:“各位鄉親,此事的原由大家都看在眼裡,請再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再想想辦法,一定會為大家解決過河的難處。”
一眾百姓也知縣丞無奈,又叫嚷一會兒,皆搖搖頭嘆氣散去,王昌齡這才將李清引進屋內,“李大人,以後你就在這裡辦公。”他又從櫥裡抱出厚厚幾大迭文書,重重往李清面前一放,微微氣喘道:“大半公務我都替你處理了,這是去年全縣人口賦稅考校,還得麻煩大人自己操勞統計,最遲三月底前要將結果報到郡裡去,千萬不可誤了期限。”
這幾大迭資料若堆起來少說也有一丈高,有每一戶的租賦記錄,有全縣人口統計,有全縣土地狀況,有全縣商稅情況,不光統計盤算,還要去一一核對庫廩,看得李清眼睛發直,這和他前世每天的工作又有何區別,自己究竟做的是哪門子官。
------------------
老高有個群,,,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就加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