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人有錢,只要咱們貨好,他們肯定捨得購買。”
“只是貨品的質量一定要跟上,別搞一錘子買賣。”
於勁松囑咐道。
“於省長您放心,我們秉持的觀念是,無論做人做事,都要以誠信為本。”
“這個車間生產出來的產品,會經過嚴格檢驗。”
“一道是她們自己檢查。”
“另一道是我單獨車裡的質量檢測小組。”
“那些產品上都暗刻了標號,誰出了問題,就找誰。”
陳建安深知質量的重要性。
無論製衣廠還是釀酒廠,都單獨成立了質檢組。
避免廠子內部自檢造假。
再加上產品上留下了標號。
是誰的責任一目瞭然,這樣大家都不敢敷衍。
於勁松聽著不停地點頭。
“你這套辦法好,沒人能渾水摸魚。”
“省裡那些廠子,就沒有這個制度,搞得一塌糊塗。”
“我看那些廠長們,真該來你這裡學習一下。”
說起省裡那些國企,於勁松語氣中有著濃濃的不滿。
明明拿著最好的政策,佔據最好的地理位置,引入了最多的人才。
可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卻很難讓人滿意。
如果不是計劃經濟,強制銷售。
恐怕沒人會買。
一旦上層改革落實,進行充分的市場競爭。
省裡這些廠子能行嗎?
於勁松目光深淵,已經提前看到了危機。
可惜,下面那些既得利益的官員們看不到這一點。
想改個,讓他們進行改變,簡直比登天還難。
這也是為什麼於勁松看到陳建安之後,這麼高興的原因。
他的所作所為,實在太對自己的胃口了。
只是目前政策風向還不明確。
陳建安也太年輕。
貿然提拔到高位,反而容易成為出頭鳥,樹大招風,被人攻擊。
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在這裡折騰吧。
真要是做出足夠過硬的成績,到時候再提拔,別人也說不出什麼。
想到這,於勁松深深看了陳建安一眼,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以後一定要多關注這個年輕人。
於勁松繼續向廠房深處走去,忽然聽到一陣“咔噠咔噠的聲音。”
“那裡是什麼?”
前面出現一道門。
陳建安面上稍顯得意,上前一把將門拉開。
一間寬敞明亮的屋子頓時暴露在眾人眼前。
十幾臺縫紉機整齊排列,正在同時運作。
年輕的女人們,正在對材料進行精加工。
咔噠咔噠的聲音,正式從縫紉機上發出。
“建安,你們廠真闊氣啊,一口氣買了這麼多縫紉機?”
於勁松很驚訝。
這個年代,結婚的硬體之一,就是縫紉機。
普通人家也只有在新人結婚的時候,才捨得買一臺。
可這間屋子裡,足足有十幾臺,全都是嶄新的。
“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
“縫紉機雖然花費了一筆錢。”
“可是效率提升之後,廠裡可以掙更多的錢。”
“這筆投資,非常值得。”
陳建安解釋道。
第一批十幾臺縫紉機,是給女知青們練手的。
她們年輕,學東西快。
等她們熟練了,就會購買第二批縫紉機,讓女知青們培養村裡的年輕女人。
這樣迭代的速度,應該可以趕上蘇俄那邊貨品購買增長的速度。
否則全都靠手工,遠遠跟不上。
於勁松聽了陳建安的這個論點,贊同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