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變天”其實是在廣州舉事的前一天。因為發現了巡撫衙門的異動,在聯絡不上廣東總部的情況下,魯山表現出了極為罕有的勇氣和擔當,斷然下令抓捕自巡撫朱家寶以下省府主要官員,接管吉林城防,並派出飛騎通知長春廳程二虎及駐吉林、黑龍江交界雙城堡之石大壽各部立即動手!
吉林經過短促的激戰被蒙山軍北方軍佔領,這天是7月27日晚,嚴格計算時間,此刻正是王明遠勸降周馥的當口。所以,首義的榮譽應當記在吉林而不是廣州。這是一樁歷史公案,以至於二十年後有人為吉林“翻案”。
好在次日魯山即收到了廣州舉義的通電,這下子不用擔心打亂龍謙的步伐了。所以,吉林甚至先於山東通電響應廣東。
有意思的是,全國乃至世界都因三省“叛變”舉事而亂成了一團,主要策劃者龍謙卻仍在走廣西奮力趕回廣州的路上。
事變前得到電報通知的吉林巡撫朱家寶最終還是沒能逃出來,已經出城的朱巡撫在次日下午被第十八鎮騎兵標,哦,現在是蒙山軍第九師騎兵團蔣存先團長截了回來。心下悽然的朱家寶喝住了準備抵抗的標營,心知絕不是人家對手。
“如要殺戮,朱某一人當之,請蔣標統放過我手下的兄弟!”朱家寶喝道。
“朱大人何苦如此?魯司令絕無加害之意,若是歸順我軍。以後多有借重之處呢。”蔣存先見朱家寶知趣,心裡也高興。下令解除跟隨朱家寶逃出城的百十名騎兵的武裝,“各位兄弟暫且委屈一下,只要不做無謂的抵抗,我軍絕無加害之意。跟我回城。”
十八鎮發展至今,朱家寶其實功不可沒,此公一直將十八鎮視為自己的武力,多方培植,沒想到一直是養虎遺患。
“魯司令?”朱家寶見蔣存先態度和藹,心裡安定了許多。
“陸統制官真名魯山。早就是我蒙山軍副司令。這次我家大帥舉義廣州。已委任魯山為蒙山軍副總司令兼北方軍司令官,我不稱其魯司令,稱呼什麼?”
渴望戰爭渴望南進回鄉的北方軍諸將早已盼著這一天了。自上月底接到總部成立及部隊整編的電令,整整憋了一個月!
聽了蔣存先的話。朱家寶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
不過。朱家寶拒絕了與蒙山軍的合作。此人並無與北方軍諸將的仇怨。所以,他未收到任何的虐待,只是被軟禁於巡撫衙門後院他原先的住宅。魯山親自下令不得驚擾朱家寶的家眷,除了失去自由,這位巡撫活的好好的。
但吉林的其他官員就沒那麼運氣了。吉林巡防營統領,吉林知府以下共計二十一人被殺,家產籍沒入軍。這些人都是被認定滿清的死忠且對十八鎮多有刁難者,包括因在軍費上對十八鎮多有刁難的吉林藩臺。
難以避免的武裝衝突導致了吉林、黑龍江兩地上千人死傷,其中有一半是無辜的吉林、長春等城市的百姓。在一個改朝換代的大時代下,這個代價不算大。
基本控制吉林主要城市已是數天之後了,根據事前制訂的計劃,石大壽第十師將先攻擊黑龍江,佔領齊齊哈爾,解除黑龍江之清軍武裝,使南征無後顧之憂後,再行南返,秘密集結於昌圖廳一線,然後擔負北方軍右翼迂迴之戰略任務。
十八鎮受制於武器及人員兩方面因素,兩年來擴張並不快。在“7.27”之前,北方軍按照總部指令,已秘密完成部隊的整編,計有兩師四旅共計十二個步兵團,三大一小四個騎兵團和兩個炮兵團。
魯山為首的北方軍首腦在確定領受的攻佔奉天及山海關,牽制北洋減輕山東壓力的總任務後,反覆研究,制定了兵分兩路南征的計劃。
最先的計劃是兵分兩路,由第九師自吉林東進海龍,然後沿大路南下輝南,沿著輝南、清源,翻越鐵背山直趨撫順,從東面進逼奉天。而以第十師沿昌圖、鐵嶺大路南下奉天,兩個師合力奪取奉天后,再西進錦州,攻擊山海關。
在接到總部最新的敵情通報後,獲知北洋第六鎮有東出奉天之跡象,北方軍認為原計劃不可行了。兩個師分東西配置,彼此不能呼應,如果第六鎮及第二十鎮合兵,力量將強於第九或第十師。這樣就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因為總部及情報處一再警告第六鎮絕不可輕視。魯山決定修訂原方案,放棄從輝南清源西攻奉天的路線,將步兵集中於第九師後,由自己親率經加強後的第九師沿昌圖、鐵嶺直趨奉天,吸引第六鎮主力東進,虛空遼西走廊後,將騎兵集中於第十師,自長春出發,過康家屯,穿過科爾沁左翼前旗,經都鼻爾城(今彰武)、阜新、義縣直下錦州,繞一個大圈子,抄第六鎮後路。魯山判斷,第六鎮給養來自關內,錦州一失,關外北洋兩個鎮頓成孤軍,仗打到這裡,勝利就向自己招手了。
這一計劃得到了北方軍諸將的贊同。性格保守的鄧清華率參謀處反覆推演後也同意了該計劃。該計劃制定的基礎是,九師在加強為三個步兵旅及大部分炮兵後,即使單挑第六鎮和第二十鎮也未必輸。而主要為騎兵的第十師攻擊路線人煙稀少,困難在於給養補充,好在現在季節好,馬匹可以就地覓食。即使十師打不下錦州,或者第六鎮不離開山海關,十師出現在山海關前對於第六鎮亦是絕大威脅,那樣,九師將順利擊敗第二十鎮佔領奉天,總部的戰略意圖已基本完成了。
龍謙為了圖謀關外,自1903年“白嶺支隊”出關。選派的都是手下最優秀的將領,魯山、範德平、鄧清華、程二虎、熊勳、盛光、石大壽、蔣存先、商鳳春、許公持、丁小富,無一不是一時之選。
而且,第十八鎮戰鬥力很可觀。這是蒙山軍唯一一支打過近代化大戰的部隊,經過1904~1905年奉天會戰血火考驗的北方軍將領,對於大兵團作戰比山東軍乃至南方軍有著更為豐富的經驗。北滿駐紮期間,魯山主要的任務就是剿匪,幾年來將盤踞吉林、黑龍江的馬匪山匪清剿一空,部隊多騎兵成為了主要特點,除了作戰騎兵。輜重團的馬匹也極多。為關內所不具備之優點。即使是步兵,由於參加了連續兩年多的剿匪行動,長途奔襲的本領也在南方軍與山東軍之上。
其缺點一是部隊匪氣重,紀律差。這點比不上關內兩個方面軍。第二是未開展徹底的根據地建設。缺少群眾支援。第三是彈藥補給差,沒有鞏固的後勤基地。雖然這幾年在關內特別是朱家寶的支援下建立了幾個兵工廠,可以翻裝子彈。可以造成分低劣的火炸藥,也可以修槍械,但炮彈造不了,槍支大炮更造不了。第四就是部隊不甚充實,由於吉林黑龍江兩省人口極為稀疏,招兵甚為困難,其中熊勳第二十五旅,程二虎第二十八旅按照總部編制算是滿編了,範德平之二十六旅,丁小富之二十九旅則缺員嚴重。尤其是丁小富旅,雖然轄三個團,但每團只編了兩個營。
一句話,北方軍利於速戰,不利於持久。從這點看,北方軍只有與山東取得可靠的聯絡,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成立北方軍,龍謙只任命了魯山為司令官,給了兩個師四個旅的編制,當然是根據魯山上報的實力確定的。但沒有指定下一級軍官的任命,這是對魯山最大的信任。
在確定南征大計後,魯山調整了北方軍編制,因電臺一直聯絡不上廣東,未經批准便宣佈了。
1909年8月初,北方軍編制如下:北方軍司令官:魯山;副司令官:石大壽;參謀長:鄧清華;參謀處長蔣方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