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字慰亭,河南項城人。我們講述的故事發生的這年他虛歲四十一歲,正處於一個男人最黃金的年齡。剛過不惑之年的袁世凱,事業上功成名就,成為朝廷的封疆大吏,為世代簪纓的河南袁氏爭了光。由於在朝鮮的卓越表現,這位五短身材的軍界後起之秀早已名揚天下。
袁世凱的職務是署理山東巡撫,並未實授,朝廷的意思他當然明白,要看他來山東後的表現。
初看袁世凱的外貌,給人以敦厚的感覺。此人五短身材,面帶福相,經常一副笑眯眯、寬厚、與世無爭的樣子。而且,袁世凱不修邊幅,最招牌的動作是用袖子揩嘴巴,導致軍服的袖口總是油膩膩的。這一切不僅沒有降低他在新軍中的威信,反而讓武人居多的新軍將領更加歸心。
但是,走進他的內心,卻是地道的梟雄心地。
袁世凱生於河南項城,而項城袁氏一族也算名門望族,世代簪纓。
咸豐朝名臣,被同治皇帝諡號“端敏”,曾任漕運總督兼江南河道總督,提督八省軍門的一品大員的淮軍重將袁甲三是袁世凱的叔祖父。也是項城袁氏第一位以科舉功名入仕的子弟。
袁世凱生父叫袁寶中,是河南地方名紳,其叔父袁寶慶曾在袁甲三軍中帶兵,官至江南鹽巡道。袁世凱不是袁寶中嫡子,而是庶出。不被多子的袁寶中重視。七歲時過繼給叔父袁寶慶為子,被嗣父母帶至南京、濟南生活過。
少時的袁世凱對讀聖賢書不是很上心,倒是對當官頗為熱衷,而袁寶慶也將其為宦帶兵的心得傾囊相授。據說袁世凱十三歲時曾自撰一聯: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不過這事有些不靠譜,怕是以訛傳訛。因為聯語反意明顯,朝廷定鼎中原已久,他講中原鹿正肥不是要奪滿清朝廷的江山嗎?所以,此聯要麼是袁世凱編練新軍掌握軍權後的作品,要麼是好事之徒的“栽贓”。
但袁世凱的姓格確實與兩千年前的項羽有些相似,喜讀兵書,好為萬人敵。
袁世凱十五歲時嗣父去世,失去依憑。好在堂叔袁寶恆(袁甲三子)回鄉,看袁世凱可堪造就,遂帶其至燕京,一面督促學習,一面讓他多接觸官場,以增其閱歷見識。袁寶恆擔任刑部侍郎時著意栽培袁世凱,常給他一些不太好辦的雜務,袁世凱表現出達練的人際交往能力,讓袁寶恆深為滿意。袁寶恆在河南賑災時便將其帶在身邊。但沒料到的是,袁寶恆竟然死於賑災任上,年僅五十一歲。袁氏家族的男丁似乎都沒有活過六十歲的,讓袁家興旺起來的袁甲三隻活了五十七歲,生父袁寶中五十一歲,嗣父袁寶慶只有四十八歲。這個魔咒般的怪現象袁世凱亦未逃過,不過這是後話了。
袁家對此深為恐懼。聽了風水先生的話,搞了一次分家。於是十九歲的袁世凱離開袁家大宅,搬到陳州,繼承了嗣父豐厚的遺產,開始文人詩酒的一段愜意時光。他在陳州出資組織了兩個文社,在那裡結識了對其一生事業有巨大幫助的徐世昌。二人志同道合,相談甚歡,都對科舉深惡痛絕,遂結為異姓兄弟。當袁世凱瞭解到徐世昌赴京科考缺少川資時,便大方資助,徐世昌先中舉後進士,宦海順達,成為袁世凱一生中有力的臂助。
但袁世凱自己的科舉之路卻不順利。光緒二年和光緒五年兩次鄉試都名落孫山,一怒之下將過去所作的詩詞文章全部付之一炬,決定學習班超、傅介子,效命疆場,立功異域,再不搞什麼摘章尋句的玩意了。
袁世凱的結髮妻子姓於,是個河南大地主的女兒,為袁世凱生育了長子袁克定。但於氏說錯一句話觸怒了袁世凱,袁世凱終身不進於氏的臥房,可見其人之冷酷無情。
袁世凱官場發跡起於淮軍名將吳長慶,吳長慶是袁世凱嗣父袁寶慶的把兄弟,光緒七年年,二十三歲的袁世凱投靠吳長慶,次年大清的藩屬朝鮮發生“壬午政變”,朝廷擔心曰本覬覦朝鮮,派吳長慶率軍六營(約3000人)赴朝平叛。袁世凱在整頓軍紀,設計抓捕大院君的一系列行動中有勇有謀,深得吳長慶欣賞,贊其不愧將門之子。吳長慶七天即平定朝鮮內亂,讓曰本干涉朝鮮的陰謀破產,袁世凱功不可沒,朝廷論功行賞,“以同知分發省份,儘先補用,並賞頂戴花翎”這是袁世凱做夢也沒有想到的。
如果說袁世凱的第一個伯樂是吳長慶,那麼第二個,更重要的伯樂就是淮軍創始人,朝廷重臣李鴻章了。光緒十年年,中法戰爭爆發,李鴻章命吳長慶率三個營回國,駐紮東北。朝鮮留守部隊交給了“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的袁世凱,是年袁世凱僅二十六歲。當年冬,朝鮮再次發生內亂,親曰派囚禁國王,組織親曰政斧,驅逐清軍。袁世凱冷靜觀察,及時報告國內,在李鴻章充分授權後,袁世凱率軍進攻朝鮮王宮,與駐守王宮的曰軍發生激烈衝突,身先士卒,在衛士陣亡,自己負傷的情況下擊潰曰軍,解救國王,捕殺親曰派,使朝鮮再次回到大清的統治下。李鴻章對袁世凱在朝鮮的表現深為滿意,稱其“膽略皆優,能持大體”,朝廷不吝封賞,任命其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以知府分發,儘先即補,俟補缺後以道員升用,加三品銜。”
袁世凱培育自己的勢力起源於小站練兵。朝鮮的經歷特別是甲午之戰的教訓讓袁世凱正確地認識到軍權的無比重要姓。走通軍機處和李蓮英的門路拿到了練兵權後,袁世凱做了大準備,下了大工夫。
在小站練兵期間,袁世凱不僅表現出深遠的目光,而且對於駕馭部下深有體會,用各種權謀手段獲得瞭如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人的擁戴和忠心。袁世凱自然將這支浸透他心血的部隊視為心頭肉。
袁世凱真正的發跡應當歸功於戊戌事變。對於去年發生的戊戌事變,袁世凱的心情是極為複雜的。袁世凱知道,自己的名聲自去年秋天起就臭了。原因當然是因為在去年秋天八九月間京師發生的那些驚心動魄的事情,將自己推向了士大夫切齒痛恨的境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