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素來喜歡清淨,也沒有把版權交給京城日報的打算,所以內心是並不想接待李向榮的。不過京城日報作為京城的機關報,任老舍也是要抱著幾分尊重的,再加上週遊在文壇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他本身又跟周遊有些交情,不想把場面弄僵,這才讓李向榮先進了院兒。
至少進了大門,目前來說還算順利,李向榮暫且鬆了口氣。
四合小院分內外院,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外院的一座五彩木影壁和側面的一個大魚缸,再往裡走便可大致窺見院子全貌,期間十幾間屋子皆硃紅門框翠綠窗欞,色彩碰撞十分惹眼。
李向榮跟著老舍一路來到了明房客廳,出於待客禮儀親自給李向榮倒了杯水。
將硃砂色瓷杯放在李向榮手邊的桌上,囑咐道:“我夫人在畫室作畫我不忍打擾,家中還有比你先來的一位友人在等我,你先自己在這裡坐會兒喝喝茶,我很快回來。”
“好,不耽擱您接待朋友,我在這兒等著,您先忙。”李向榮禮貌道。
聞言,老舍便點點頭出了客廳,從始至終都是不苟言笑的。
李向榮望著老舍離開的背影,他知道老舍先生這是有幾分下‘逐客令’的意思,怕是一會兒會久久不歸,讓他自己離開,也免了口舌上的推拒。
果不其然,李向榮在客廳等了將近半個小時,也不見老舍歸來的身影。
他自不會那麼沒毅力沒恆心,像老舍期望的那麼‘有眼力價兒’,自覺離開。
等不到人就自己找過去,李向榮放下已經自己添了三次茶的茶杯,出了客廳在院兒裡慢悠悠地閒逛起來,終於在湊近西耳房的時候聽到了老舍先生和他人談論的聲音。
西耳房的門是虛掩著的,所以站在外面就能看到裡面的全貌。屋內裝滿書籍的書架羅列,牆上滿是字畫,應該是老舍先生的書房。
除了老舍先生,還有一位年近半百身著中山裝的男人跟老舍並肩站在一起,兩人正對著桌上的幾件古玩字畫評頭論足。
看情形,李向榮就知道這是老舍先生在請朋友鑑定古玩字畫了。
只見屋內,老舍的朋友看著桌上古玩面露難色:“這個......你也知道,我對古玩也是略懂一二,這些物件兒即使是假的,也是到了極其貼近真品的的程度,我還真鑑別不出來哪件真哪件假。”
老舍聞言輕嘆一口氣:“那真是可惜了,這些都是別人送的,未免有人來我這兒徒增人情便找你看看。我還不能找別人相看這些物件兒,傳出去避免不了被有心之人詬病。
不知道哪件有收藏價值,看來只能先把它們都收起來咯。”
說著,便滿臉愁色上前要把桌子上的古玩字畫收起來。
而一直站在門外觀察的李向榮眼看著老舍先生要將那些古玩字畫收起來,趕忙道:“老舍先生!我倒是能幫您看看這些物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