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

第160章 相輔而行

另一邊,鄭儀回到會議室,翻開李遠給他的那份材料,仔細審閱後,嘴角微揚。

“有意思,李遠已經開始佈局了。”

他拿起手機,給李長庚發了條簡潔的訊息:

“李遠想走‘治理型發展’路線,和張松林徹底切割。”

很快,李長庚回覆:

“他想得挺遠。”

鄭儀笑了。

是的,李遠確實想得很遠。

他不是在等著組織給他安排位置,而是主動告訴組織:如果要用我,我會這樣做。

這已經不僅僅是在爭一個常務副市長,而是在為更長遠的路做鋪墊。

而這,恰恰是鄭儀想看到的。

接下來的兩天,鄭儀在臨州的考察工作安排得異常緊湊。

他先後與十二名市管幹部進行了一對一談話,走訪了三個縣區,還到開發區實地檢視了幾個重點專案。

而在所有場合,李遠都表現得既專業又低調,從不越位搶風頭,但該展示能力時毫不含糊。

鄭儀的工作組經過一週的深入考察,基本摸清了臨州的情況。

週五下午,鄭儀召開小組內部碰頭會,總結這次考察的成果。

會議室內,許建林、高步等人整理好各自的筆記,等待鄭儀定調。

“情況基本清晰了。”

鄭儀合上筆記本,目光掃過眾人。

“張松林的問題是個別現象,臨州市委班子整體上還是穩定、團結的,沒有出現系統性風險。”

許建林點點頭:

“王學文書記雖然當初推薦了張松林,但並未參與張松林的問題,總體上是把關不嚴,而非同流合汙。”

鄭儀微微頷首,目光沉靜:

“關鍵問題在於,我們如何把這次考察的核心觀點寫進報告?”

眾人對視一眼,許建林試探性地說道:

“按照常規寫法,張松林事件可以作為警示教育案例,而對臨州現任班子的評價,應該客觀中立……”

鄭儀輕輕搖頭:

“不夠。”

他站起身,在會議室內踱了兩步,聲音沉穩:

“這次張松林外逃,省裡肯定會有一定震動。我們的報告不僅是彙報考察情況,還要提前一步,給出組織部的判斷——臨州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您的意思是……”

“我們的報告要明確傳遞兩點。”

鄭儀停下腳步,豎起兩根手指:

“第一,臨州市委班子整體上仍是可靠的,不宜大動;第二,張松林的問題根源在於發展方式存在偏差,臨州需要調整思路。”

他頓了頓,目光堅定:

“而調整後的思路,正好和李遠的‘治理型發展’理念相契合。”

許建林若有所思:

“這樣的話,報告就是在給李遠鋪路了。”

鄭儀微微一笑,既沒有否認,也沒有直接承認:

“報告要實事求是,但也要有組織的導向。”

眾人心領神會。

他並不擔心自己的傾向性會被質疑,因為在這次考察的所有資料、座談記錄和幹部評價中,李遠的表現確實無可挑剔。

組織部門的工作,從來不是簡單的”考察-提拔”的機械程式,而是在考察的過程中,就已經在塑造、篩選和引導能擔重任的幹部。

而鄭儀現在,就是在做這件事。

他的報告,會成為省委決策時的重要參考。

而李遠,也將在組織部門的認可下,順勢走上更重要的崗位。

這便是政治運作中的微妙平衡,不動聲色,卻步步為營。

鄭儀的考察組離開臨州那天,天氣陰。

政府大樓外,李遠帶著幾名幹部前來送行。

他穿得並不正式,黑色夾克,素色襯衫,看起來更像是朋友間的道別。

“鄭處長,辛苦了。”

李遠伸出手,握得很穩。

“臨州的工作,您多指點。”

鄭儀笑笑:

“李市長客氣了,該做的工作我們都做了,接下來就看部裡的安排了。”

這話裡有話,李遠微微點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