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史前當野人

第6章 死亡與星辰

低端的食材往往不需要烹飪,熟了就行。

烤竹鼠、烤野兔、烤鳥雀、烤魚、烤冬筍……萬物皆可烤。阿媽撕下兩條兔後腿,分給張天和梟,以嘉獎他們今天的表現。

張天快餓暈了,一通狼吞虎嚥,幾口就啃得一乾二淨,至於滋味,在這個靠茹毛飲血補充鹽分的年代,還要什麼滋味,吃得出是蛋白質和脂肪就夠了。

但有一說一,虎舌對火候的掌控很精準,這條兔腿烤得嫩而不生,熟而不老,恰到好處,一吃就知道是個老師傅。

張天又分到一條魚、半隻鳥雀和小半個冬筍,魚肉有點老了,顯然是不常烤魚的緣故,虎舌自己嚐了嚐,也覺得不甚滿意,默默總結經驗教訓。

“嗝……”

久違的一頓飽飯,還剩下一些冬筍和植物的根莖塊,留著明天早上墊肚子。

鼠皮、兔皮甚至鳥皮都被虎爪一絲不苟地完整剝下來,獸皮是比石器、骨器更加珍貴的資源,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張天身上的這條鹿皮衣裙,便是以鹿皮為主,再拿鼠皮、兔皮和其他邊角餘料縫製而成。

除了縫製衣物,獸皮還可以用來製作袋子。

部落裡的水袋都是獸皮製的,大多取自水獺、河狸之類的動物,它們大小合適,毛皮的防水性好,割開喉嚨把內臟、肉和骨頭掏乾淨,剩下的皮囊就是天然的水袋,頭通常不會割掉,靠著後頸的皮與身體相連,充當水袋的蓋子。

每次瞥見靠在洞壁根下的那排獸頭袋子,張天就覺得瘮得慌。

洞裡坐久了,煙燻得腦殼疼,這些原始人的壽命之所以如此短暫,吸入太多未充分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也是原因之一。

他到洞外呼吸幾口新鮮空氣,順便仰望一下天空——例行公事是有必要的,以前每天都要做的事,今天突然不做了,未免惹人生疑。

夜色籠罩下的遠山如墨,星光勾勒出一道道蜿蜒的輪廓,寒山寂寂,連蟲鳴都為之悄悄,張天想感慨一句月色多美好,話到嘴邊卻變成:“真他媽無聊!”

離開網路的第二天,想它。

“天!”

梟向張天發來場外求助。

吃飽喝足,男人們追問起釣魚之事,也想加入其中,但不知道魚竿如何製作,梟自然是一問三不知。

其實沒什麼難的,不過是竹子削去枝節,再套上繩子罷了,如果把魚竿拿回來了,張天甚至不用說明,大家都是智人,一看就懂。

魚鉤的磨製需要點技術,更多的是耐心,尤其是倒刺,如果沒有銼刀,可能需要磨上好幾天。

眾人得知了製作方法,都驚訝於一根竹子竟能源源不斷地釣上魚來,早知如此,還狩什麼獵啊,這山裡有的是竹子,大夥人手一根,都當釣魚佬去!

阿媽問:“天,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

這話把大夥都點醒了,是啊,連阿媽都不知道的事情,一個毛還沒長齊的小孩是怎麼知道的?

疑惑的目光聚焦在張天身上。

張天一直在等著阿媽問出這個問題,他的回答將決定部落的未來,是留在這個洞穴坐以待斃,抑或是賭上所有人的性命同死神一搏。

他靜靜地想了想,抬頭看向篝火對面慈祥的大家長,很認真地說:“阿媽,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關於星星的故事,你能再講一遍嗎?”

“好,那今晚我就再給你們講一遍星星的故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