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出世的宣傳海報一放出來,頓時引發了全網熱議,因為在這之前他們心裡就都有一個疑問。
星火-熾都加風扇了, 還時不時發燙,用同款處理器的其他手機能好得了嗎?必然是不可能的啊!
當時還有人給星雲科技提過一個問題, 既然驍龍810這麼燙, 那給它降頻處理是不是就不燙了?
實際上哪有這麼容易, 火龍810、820時代, 有手機廠商嘗試過降頻處理, 最終效果卻微乎其微。
連高通自己都頂不住輿論壓力試著降頻,但該燙還是燙,高通對arm的架構用起來還是不順手。
星雲科技敢這麼囂張地把火龍出世的宣傳海報放出來,說明他們對這顆處理器的發熱非常有信心。
同時也把輿論拉到了另外一個極端上,劉大郎的目的很簡單,先把各大廠商的新機全部都拉下水。
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星火-熾的主動散熱優勢不就來了?還能趁機推出新一代的星雨全家桶。
指望高通驍龍來對抗蘋果的a系列晶片是指望不上了,那就先把友商幹趴下,星雲科技自己單飛。
其實能跟高通驍龍810對抗的處理器也有,那就是英偉達的tegra k1,可惜卻沒多少手機廠商選擇。
當然,也有很多人對星雲科技的言論表示不屑一顧,雷布斯最先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回應道:
“小米note是一款全方位都比較均衡產品, 內建四張石墨散熱片,最佳化了整體的散熱結構。
在整機散熱上更加均衡,還有cpu導熱工藝,日常使用不會出現一些友商提到的溫度過高情況!”
一些米粉紛紛響應附和, 其中不少人還曬出了預約小米note頂配版成功的截圖來回應星雲科技。
“小米note才是正常人該使用的手機!星火-熾浮誇的造型,厚重的手感根本不適合在日常使用!”
又開始了又開始了,劉大郎一見這種情況,立馬選擇隱身撤退,讓營銷部水軍和粉絲自己鬥就行。
可惜,就算他們不願意承認,有星火-熾的前車之鑑,他們心裡也知道答案,只不過抱有僥倖心理。
在中間的這段時間,星雲科技甚至把折迭屏的樣機都做了出來,整體外觀跟柔宇flex pai非常相似。
同樣的外折、同樣的尺寸,唯一不同的是,星雲科技的折迭屏在螢幕外的其他配置上下了功夫。
顏值這一塊作為星雲科技的傳統藝能,必須拿捏到位,在處理器、螢幕素質上面則是能砍就砍。
“董事長,咱們的樣機在做折迭測試的時候,折迭1萬次左右,螢幕上就會出現明顯彎折痕跡!”
按理說這種水平肯定是不能拿來賣的,至少也得透過10萬次折迭測試才行,但又不是賣給自己人。
坑狗大戶還用做那麼耐用?1萬次折迭就算每天折迭30次,也夠他們使用一年了,到時候再換就行。
能花一萬以上買一臺手機的人,有哪個會在乎手機使用壽命?
“搞一批質量過得去的素皮,再把中框換成金屬的,充電功率不需要快,9v2a的18充就行!
所有測試完成之後,先把第一批2萬臺機子生產出來,對了,手機外包裝一定要精緻!不能馬虎!”
“明白了!”
核心生產區域的員工們頓時幹勁滿滿,坑自己人他們或許良心過不去,可坑狗大戶還有什麼說的?
蘋果和三星可比他們坑多了,到現在蘋果還在用5v1a呢,18充可以把蘋果吊起來一頓猛抽。
另一邊從b級全自動組裝生產線上拆下來的螢幕封裝工藝也有一些進步,良品率提升到了20%左右。
等到良品率達到80%的時候,就能著手設計四邊等窄+水滴屏的全面屏手機了,又能收割一波錢錢。
終於,等待的時間結束了,小米note以及其他同為驍龍810的機型開始陸續上市,送到使用者的手裡。
雷布斯之前信誓旦旦的全方位均衡產品,在星雲科技營銷部的宣傳帶動下,第一天就出了問題。
“小米note頂配版溫度爆表!”
這是來自大白測評的影片,在第一天就登上了b站熱榜,影片裡他對小米note進行了全方位的測試。
“我現在的室溫,開了空調之後是25度,在播放了一段10分鐘的影片,手感已經達到了溫熱。
具體實測一下,38.7度,接下來我們再進行一組狂野飆車的測試和一組60幀影片錄製的測試。”
遊戲過程中晶片可能不是最熱的,但錄製影片時,因為需要長時間的工作,晶片的發熱量巨大。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小米note在狂野飆車的測試環節就翻車了,在第28分鐘出現了高溫彈窗。
(更新有點晚,正在努力中)
感謝我的悲傷、鄭俊福、蓮花塢、書友的月票!書中一部分機型的上市和釋出時間與現實有所出入,僅供參考!再次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