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科技從手機開始

第77章 即將反擊的小米

為了節省成本,國內的安卓廠商共用一套模具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包括螢幕尺寸也都是統一的。

因為螢幕尺寸不統一,安卓應用在適配上又有一定的麻煩,直到後來大廠都有實力了才做出特色。

同時也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排擠競爭對手,低端產品除外,中端產品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的標準。

螢幕尺寸不統一,貼膜只能用原廠,或者是定製膜,快充協議不統一,只能買原廠的電源介面卡。

為什麼國內廠商不統一快充協議?理想的確很美好,現實裡大家都處於競爭關係,不可能統一的。

除非有一個廠商的實力,能夠比其他所有廠商加起來都要強,還不止強一點,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大郎v8和大郎8線上上線下雙雙發力的同時,小辣椒開始針對大郎直營店大郎科技進行了阻擊。

劉大郎怎麼也沒想到,紅米還沒出來,小辣椒卻率先出來跟大郎科技硬剛,不愧是小米的粉絲!

說實話,小辣椒4還是比較能打的,裂紋漆的後蓋相當不錯,可惜小辣椒4比大郎8還要貴幾百塊錢。

而且只支援一個運營商的4g,全網通版本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上市,對大郎手機構不成什麼威脅。

劉大郎對於小辣椒可不會心慈手軟,別的廠商還有可能變成自己人,小辣椒從誕生之初就不可能。

因為小辣椒的創始人是雷布斯的忠實粉絲,創辦小辣椒的目的只有一個,做大做強再加入小米。

具體情況劉大郎也不好估計,不排除小辣椒立人設作秀的可能。

於是,大郎科技加大了對營銷宣傳上的投入,小辣椒畢竟是一個小廠,很快就有點招架不住了。

等到全網通版本上線,再降到999段位,小辣椒4或許可以和大郎8一戰,不過現在的話就算了吧。

眼見小弟被欺負了,雷布斯終於忍不了了,開始發動小米營銷部,針對紅米2和紅米2a預熱。

紅米手機不是重點,因為雷布斯也知道,紅米2可能沒辦法打贏大郎8,所以把重點放在了小米上。

“為發燒而生!”

“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

“小米永遠是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

“……”

小米note要來了,劉大郎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小米第一次衝擊高階,但是小米note的價格上去了。

頂配版3299的價格,擺明了衝著星火-熾和星雨-沐去的,不知道會不會被拉出來做一手配置對比。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劉大郎知道小米note包括後續的幾代note都算不錯的手機,可惜後來拉跨了。

作為星雨-沐和星火-熾的對手,小米note更像一臺正常的手機,並且在外觀上也下足了功夫。

真的發起力來,再加上雷氏對比法,星雨-沐和星火-熾還真有可能打不過,不過劉大郎並不擔心。

一來下一代星雨馬上就準備好了,二來驍龍810這顆垃圾晶片太坑爹了,不加主動散熱壓不住啊。

幸虧這是1月份,要是放3月份釋出,小米note半個月口碑就得崩,包括其他品牌的手機也一樣。

一加2、樂視樂max、努比亞z9、聯想moto x極、lg g flex 2、htc bolt、中興axon等都得崩。

沒自己晶片的壞處就在這裡,不管手機廠商怎麼努力打磨外觀,打磨外圍硬體,晶片不行也白搭。

運氣好了碰上所謂的一代神u,運氣不好一整年的安卓手機都得翻車,這不是給蘋果送人頭嗎?

劉大郎很想說一句,大哥們,蘋果都贏麻了,咱們少送一點,不要讓自己的產品那麼拉跨行不行?

不過這也沒辦法,高通就算釋出一坨翔,各大廠商都得在釋出會上吹半天,只能看高通的臉色。

不吹怎麼辦?不吹整個安卓手機市場都得完蛋,只能將就著用。

“還是得有自己的晶片!”

劉大郎已經準備,等下一代星雨釋出之後,就立刻把d級奈米soc和感測器生產線提升到c級。

得虧現在的星雲科技不夠強,還沒引起國際巨頭的重視,不然說不定哪天,就買不到元器件了。

相比於soc,基帶晶片、射頻晶片的研發才是更重要的,40奈米制程在這方面很明顯有點不夠用。

倒不是說40奈米不能研發,星雲科技早就有了這兩個專案,而是就算研發出來了也達不到頂級。

長庚1和長庚2每天都在大量生產,並輸送到各個行業當中,成為了星雲科技的一個重要盈利專案。

再加上螢幕、鋰電池、儲存元器件的量產,可以說現在的星雲科技賣配件甚至比賣手機還要賺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