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科技從手機開始

第77章 即將反擊的小米

甚至星雲投資都比賣手機賺錢,不過這種賺錢只是一時的。

賺來的錢必須再投入到科技研發裡,保持科技創新,才能形成良性迴圈,否則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現在的星雲科技,更多把重點放在了研發上面,包括硬體技術、軟體系統和5g通訊技術三方面。

手機這種移動終端,曾經是星雲科技的最主要業務,現在已經變成業務之一,其他業務也在發展。

或許做手機沒有其他業務賺錢,但手機卻是星雲科技不可或缺的業務,帶來的影響力也不一樣。

劉大郎知道,小米note釋出會上,雷布斯帶來的不止小米note,還有一系列小米生態鏈的產品。

小米作為國內最早佈局生態鏈的廠商,在初期帶來的效益非常好,星雲科技這方面還有點落後。

大郎產品低端生態鏈倒是還能看,但炊餅os已經趨於簡單化,未來能帶動的生態鏈產品不夠強大。

所以星雲中端生態鏈的發展,是接下來星雲科技的重中之重。

不過劉大郎並不著急,他寧願先把下一代星雨的四款產品先打磨好,也不願意把半成品拿出來。

在小米、一加、樂視等廠商對新品預熱的同時,大郎科技又遭到了一些不知名水軍的圍攻。

這次他們學聰明瞭,都換成了私密賬號,本以為天衣無縫,結果又有幾個被大郎科技給扒了出來。

然後直接曝光在了網上,這下子,帶頭的人都不敢再輕舉妄動了,很明顯他們的實力不夠。

而星雲科技又有駭客級別的大佬,一旦把他們的虧心事挖出來,可就不是道歉能解決的問題了。

他們是為了賺錢才黑的,如果冒著吃低保的風險去賺錢,就有點得不償失了,還不如干點別的。

又不是隻有黑大郎手機才有錢?黑蘋果、黑三星、黑小米、華為、中興、ov等同樣也有錢賺!

讓劉大郎意外的是,當他再次來到星雲科技核心區域時,進度最快的研發專案居然是折迭屏技術!

“董事長!咱們的第一代折迭屏方案已經確定了!是外折方案,展開之後螢幕有7.8英寸的大小!

只不過為了控制摺痕,中間的空隙有點大,如果再小的話,咱們的螢幕會直接從裡面被掰壞!”

劉大郎擺擺手:“沒事,無縫隙的折迭屏鉸鏈技術你們慢慢研發,我的要求是儘快做出產品!”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柔宇二代折迭屏也是這個尺寸,而且外折方案的折迭屏,螢幕摺痕會更小。

唯一的缺點是使用壽命,因為螢幕在外面的原因,所以在使用壽命上會比內折折迭屏手機更短。

不過沒關係,反正也不在華夏賣,等第一批生產出來了,直接就發到印度,讓他們進行軟體適配。

再然後就讓賈因拉著這批貨去坑一下狗大戶,至於國內,還是等第二代折迭屏做出來再上市。

一個半成品拿出去坑狗大戶還行,用來坑自己人就有點不合適了,而且還有損星雲科技形象。

到時候免不了有人說,星雨和星火明明做的不錯啊,結果號稱高階的折迭屏就是這麼個破玩意?

萬一再來個價格大跳水,星雲科技的口碑怕是直接崩了,建立口碑不容易,可要弄崩太輕鬆了。

劉大郎絕對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因為他忽然發現,折迭屏或許是星雲科技進軍高階的一個機會。

別看折迭屏不實用,但願意為高價折迭屏買單的使用者大有人在,尤其是一些高消費的商務人士。

到了一定的層次,買東西已經不再看是不是實用了,所以星雲科技的折迭屏完全可以衝著他們去。

“難道這不比e人e本強?”

正好還可以用折迭屏來彌補星雲科技暫時沒有高階晶片以及旗艦機的缺陷,還能把價位段衝上去。

說幹就幹,星雲科技研發部又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折迭屏鉸鏈技術和一個研究產品形態的專案組。

不光是折迭屏,劉大郎在技術儲備會議上談到的卷軸屏、虛擬屏、擴充套件屏等都可以試著來研發。

星雲科技現在不缺錢,只需要放開手腳研發就行,同時,oled螢幕的封裝工藝,也有了新的突破。

“董事長,我們把生產線上的技術單獨拿出來進行了改良,邊框和下巴已經能控制到3.2mm了!”

“良品率怎麼樣?”

“這個…良品率只有15%左右,我們正在針對這種封裝工藝進行改良,爭取早日投入到量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