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科技從手機開始

第207章 第一輛量產車

低端照抄蘋果,高階間歇性犯抽,總是讓人很失望,賣得最好中端線下產品又有點低價高配,想找個好點的產品愣是找不出幾個來。

所以穩定且價格更實惠的星雲科技便成了普通大眾的第一選擇,產品線分工明確,中斷星雨、星火、高階星辰、星雲,低端大郎…

每一款產品不管價格高還是低都沒有什麼坑點,甚至不需要做攻略,閉著眼睛買都沒有問題,這才是普通大眾們最真實的需求~

同時也是劉大郎一直以來的追求,他不在乎什麼市場,也不在乎什麼利潤最大化,他只做自己想做的產品,只做自己所熱愛的產品。

在星雨釋出會結束後,星雲科技上下都忙成了一鍋粥,原因沒別的,缺貨,還是缺貨!產能高是高,但也得派送到線下門店去啊!

不得已,星空速遞只能再臨時加派大量人手,為的就是在更短的時間內把產品送到使用者手中,至於劉大郎本人…已經不在總部了。

“哎,難怪那麼多人喜歡當領導,這種統籌全域性,自己又不用親力親為的生活還真…蠻有意思~”

劉大郎一邊看著財務統計出來的資料,一邊在一群工作人員的護送下來到了星紀電動車的生產基地,而庫房的集裝箱已經堆滿了。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開始量產的星紀2018是星雲科技的第一款“量產車”,同時也是一款中端家用代步電動車,配置很出色。

有“石墨烯”技術當噱頭的“超級三元鋰”電池,實際上就是星雲科技的b級電池,但依舊能吊打市面上95%的家用電動車電池…

高強度碳鋼一體車架,170km+的續航水平,再加上星雲科技獨門的快充技術,兩個小時就能完全充滿電,這才是最大的賣點。

至於其他的…什麼液晶儀表、胎壓顯示、塑膠件的做工質感、整體的設計風格,全都延續了星雲科技的傳統:從細節透露出價值!

星紀2018同樣分為兩款,一款是常規的家用版本,前後都是獨立座位,最前面還有車筐,看起來和傳統的家用電動車沒什麼兩樣~

最高速度也只有25km/小時,當然,如果有需求的話也可以解鎖,解鎖後的最高時速為40km/小時,說快不快,說慢倒也不慢。

畢竟是家用電動車,安全第一,而且星雲科技官方也不會提供解鎖服務,出了事情他們可不負責,而第二款產品就不太一樣了。

這是一款真正的“高顏值”電動車,踏板電動車,復古外觀,加上閃亮的鍍鉻件、寬大舒適的坐墊以及無鑰匙啟動、可選裝尾箱…

包括坐墊下方的馬桶空間同樣非常大,整體更像復古踏板摩托車,非要形容的話…有點像南方蒙娜麗莎、維多利亞150等踏板摩托~

但又更加小巧精緻,售價也更親民,預計最終售價會在8999~9999這個區間內,同時這也是一輛真正的電摩,最高時速能達到50+。

誰能想到原來的科技機甲風電動摩托車,最終被拆分成家用版和城市版兩個版本?並且還改成了復古外觀,還是如此高調的復古~

導致星紀系列的產品總經理都有些擔憂:“咱們這款產品…恐怕不光會遭到電動車廠商攻擊,摩托車廠商恐怕也有點坐不住了啊!”

另一邊的產品測試負責人也跟著附和道:“是啊!這車是真的猛!時速60的巡航跑都能跑170公里以上!續航一點都沒有虛標啊!”

“如果時速25的話,恐怕續航能達到200+,還有快充…這豈不是拿上充電器就能直接去長途旅行了?還根本不用擔心充電問題!”

“我算是開了眼了,真的沒想到世界上真有像你們星雲科技這樣實在的廠商,這款電動車不賣得好都天理難容!真的是佩服啊!”

“是啊…”

見過太多行業內幕,再來看星雲科技的產品標準,真的讓這些工作人員有些心潮澎湃,甚至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兩款星紀2018上市!

“哎~客氣了客氣了!還得謝謝你們這麼多天的付出…”

劉大郎嘴上說著,心裡其實並沒有太在意,因為星紀2018還遠遠達不到他心中“高階電動車”的要求,配置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一些電動車的短板還沒有完全解決掉,等這些短板都解決掉的時候,恐怕第一個遭到重大打擊的不是兩輪電動車,而是摩托車市場。

“很多人說我們星雲科技是理想主義的化身,理想主義終究會敗給現實,但我不相信!所以我們一起去看看星紀的‘概念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