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劉玄德

第632章 孟德躊躇

先前司馬朗勸降劉璋成功,已有積功,若是此番再能建功,兩功合一,曹操自然要有所表示。

別看司馬朗如今是一千石的廷尉正,而大將軍府的主簿才六百石。

可前者拍馬都沒法和後者相比。

前者是廷尉的副手,在廷尉府中都算不得拍板的正職,而大將軍府的主簿卻是大將軍府中的第一大吏。

雖然在名義上,大將軍府長史秩千石,位在主簿之上。

可不論是在法理上,還是實際地位上,長史都是府中第二人,是大將軍的副手,名義上總攬事務,可有大將軍在,除非長史是大將軍最為信任的人,而大將軍本人又因為各種原因不能理事,否則這個總攬權力不過是能看不能碰的東西罷了。

但主簿卻不一樣,主簿相當於大將軍的秘書長,是直接服務於大將軍本人的,所有事情都需要經過他的手發放給下面各曹去辦理,而且還長年累月的陪伴大將軍左右,是真正的“自己人”,非心腹愛人不能擔任的。

任何人只要擔任了這個職位,可以說其前途可稱一片光明。

就好像劉封左幕府中的長史一直是請盛憲、王朗、龐德公等人輪流擔任,可主簿卻是諸葛亮、陸遜、龐統等人出任,原因就在於此。

可想而知,司馬朗只要在大將軍主簿的位置上不犯錯,一兩年後勢必能外放大縣縣令,隨後若是內調中樞,便是兩千石的侍中,若是繼續州郡擢升,那便是兩千石的郡守。

議定出訪使者人選之後,曹操看向荀彧道:“文若,大軍此番入蜀,糧秣軍械,可要麻煩你操持了。”

先前南下,大軍吃用悉數都是漢中供應。

眼下的漢中雖有四、五十萬人口,堪稱有史以來最為繁盛的時期,可供應先前的七八萬大軍,加上數萬民夫性質的教兵就已經是極為吃力了。再讓他們供應五萬餘大軍,那也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因此,不論漢中還能提供多少助力,荀彧這邊勢必要先準備起來。

寧可有備無患,不可措手不及。

“喏。”

荀彧當即應下,毫無異議。

再接下來,曹操卻是看向了戲忠和賈詡:“志才,文和,這次要辛苦兩位隨我走一趟了。”

戲忠、賈詡自然不會推辭,當即齊聲應命:“我等俱從明公之令。”

“善!”

曹操臉上終露出笑容,似乎對此番南下極有信心。

事情已定之後,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荀彧等人自然告退,唯有夏侯惇被曹操留下。

等到堂上只剩下兩人時,曹操將夏侯惇喚到身前,悉心叮囑道:“元讓,此番局勢危殆,我料劉子升恐難網開一面,戰事恐無法迴避。”

夏侯惇臉上閃過一絲震驚,沒想到自家兄長不但沒有表現出的那般自信,內心竟然如此悲觀。

不等夏侯惇回話,曹操繼續說了下去:“若是司馬伯達能建功,那事情還有緩和的餘地,屆時我也不必南下入蜀。若事不能成,我一旦南下,恐怕劉子升絕不會將戰事限制於蜀中一地。”

“那該如何是好?”

夏侯惇當真急了,他可太清楚如今的南陽、豫州等地已是何等空虛。

曹操一把拉住夏侯惇,低聲喝道:“南陽,潁川必不能保,兗州有程昱、呂虔,汝也不必去管,我只要你死守河南。”

夏侯惇想起先前曹操的吩咐,之前還覺得曹操有些小題大做了,可現在才明白了對方的良苦用心。

於是,夏侯惇用力點頭道:“大兄且放心,惇但還有一口氣在,必保得河南無恙。”

“糊塗!”

曹操聞言,卻是不喜反怒:“我就知汝會糊塗,河南能保則保,若不能保,汝一死了之,留下我等該如何是好?”

夏侯惇有些恍然:“大兄的意思是……退保關中?”

“善!”

曹操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夏侯惇軍事所長了了,但政治上卻很是出眾。

“不錯,若真到了河南守不住的時候,汝務必要將天子和文若他們帶入關中,死守潼關待援。”

夏侯惇這才明白為什麼曹操要單獨留他下來了,於是重重點頭道:“惇必謹遵大兄之意。”

“待吾走後,汝可令徐商領精銳部曲先行駐防潼關,整頓防務。再令嚴匡前往轘轅關,以應援陽城,加強東南防務。”

曹操仔細吩咐道:“吾再表汝麾下秦琪為中軍校尉,統領本部部曲保護天子,必要時刻,護佑天子前往長安,我自會令棗衹配合於汝。我再留下任峻輔佐於汝,其人忠謹可靠,頗有謀略,汝有疑難之時,可先詢問文若,若是依舊不解,可再詢問任峻。”

曹操將一應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夏侯惇只需蕭規曹隨即可。

夏侯惇對此自然全無意見,反而有一種滿滿的安全感。

在夏侯惇離開之後,曹操坐在堂上,良久之後長嘆一聲:“既得隴復望蜀,何苦哉。”

此時此刻,曹操最為後悔的事情就是不應該在拿下漢中之後,繼續南下爭蜀。

若是當時能夠剋制住貪念,只是固守白水關至白馬塞一線,安然將漢中吞入腹中就已是足夠了,局勢也絕對不會急轉直下,惡劣至如今這幅模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